第48章 海禁 朱元璋:好的,请叫我“背锅皇帝……”133(2 / 2)

  【是以,朝廷接受建议,封锁了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了海上交通。】

  【如此严厉的海禁政策下,遂导致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经,于是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如最大的,汪直的武装走私集团。】

  【虽然在嘉靖三十六年,即公元1557年,当时的浙江巡抚胡宗宪成功诱降了汪直,并在两年后将其正法,但这场倭乱并没有因为汪直的死而终结——】

  【因为明朝采用诱杀的方式,企图扑灭来自海上威胁的做法,无疑失去了走私商人对明朝的信任,于是导致东南海患愈加严重,一直到嘉靖四十五年,即公元1566年,在戚继光等将领的努力下,这场海患才最终得以扑灭。】

  “从嘉靖三十六年,到嘉靖四十五年……”

  朱元璋张了张嘴:“这……近乎十年啊。”

  而如此倭乱的发生还不是最初!

  海禁政策……竟是影响如此之大吗?!

  【其实若真算起来,这次的海患前后一共持续了十五年,波及了整个大明海疆,沿海地区的经济也由此遭到严重破坏。】

  朱元璋:“……”

  不止是想叹气,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样沉重的损失,使得明朝开始反思海禁政策是否有必要继续施行。】

  【于是这之后,朝堂之上开始掀起了一场关于是否开放海禁的争论,也就是所谓的“筹海之争”。】

  【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只是虽然反对开禁的声音一直都存在,但是随着明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禁显然已经迫在眉睫。】

  【嘉靖四十三年,即公元1564年,福建巡抚谭纶以回籍守制,上陈善后六事,遂指出——】

  【“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禁之而私通如故不若官明通之,而制之以法,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宜稍宽其法。”】

  【因此他请求朝廷允许有限度的开放海禁,这个主张在当时得到了明朝大部分官员的认可。】

  李世民不禁点头,倒是不错,堵不如疏。

  【其后,一直到隆庆年间,明朝政府再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

  【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明朝也由此出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明朝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不过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