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西学东渐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1 / 2)

  【但是呢,帆,我们也通常说帆布,既然是布的话,那长期经历“风吹雨打”,自然是不抗造的。】

  【于是为了让帆能顶住风的摧残,以提供更强的动力,古时的人们在制帆的工艺上也费了不少劲,最后再次凭借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明了——“硬帆”。】

  【就是说,帆面每隔一段都有竹子撑住,这样的帆就会变得非常结实并且耐用。】

  【除此之外,船帆的材质也自然是有所改进,不过这就要靠丝织技术的进步了。】

  【比如船帆一般是用麻布,竹片,篾片,棉布,以及还有丝织品等制成的。】

  【不过宋代以前,棉花种植并不普遍,一直到南宋以后,由于棉花种植日渐推广以及棉纺织业的兴起和发展,棉布的使用日益普遍,棉布才逐渐成为船帆的制作材料。】

  【然后由此——于造船技术上,这又是古人在风力利用装置上的一次技术进步。】

  嬴政听得不禁连连点头,甚至自己也在桌案上尝试着“拼装”船只出来。

  涂涂抹抹,涂了又改,改了又加,从船桨,船橹,船舵,再到船帆。

  然后呢?还有什么吗?

  【动力技术的确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毕竟船可是要装人的,那如果船漏水怎么办?】

  【好的,我们可以提前让上船的人留个遗嘱,以免出现意外。】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天幕别闹!

  【咳咳,正经说回来——】

  【要怎么让船只更加安全呢?】

  【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人想到了办法。】

  【比如说以前的船只,如果有一个地方漏水,那完蛋了,水流会直接无可阻挡的流遍整个地方,那船里的人估计得后悔没提前留下遗嘱了。】

  【于是为了不让没留下遗嘱成为遗憾,唐朝人就发明了“水密隔舱”。】

  【所谓的水密隔舱,就是将船只分割成很多个舱,而舱与舱之间互不相通。】

  【然后一个舱漏水,水不会再流进其他舱。

  而靠着其他舱的浮力,船只就可以该怎么走,就继续怎么走,只需要针对性的补一下漏水的地方就行了。】

  【像这种水密隔舱的设计,让船只漏水不再成为航行的致命危险。

  船也能因此而跑得更远,这是人类在航海安全方面的一次重大进步。】

  嬴政看着天幕之上画面点点头。

  然后又低下头,在桌案上新鲜出炉的纸张上加了几道“杠杠”。

  那几道杠杠竖在嬴政涂涂抹抹的船只上,着实有些……

  嬴政在心底暗咳一声,心想这纸张的质量还有待加强,墨色都晕染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