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生之敌 正是挺进朱仙镇的时候(1 / 2)

  他大宋,在对外之战上,终于彻底硬气了一回啊!

  此时此刻,赵匡胤竟有种想要热泪盈眶之感……这句话可是出自那金人之口!!

  赵匡胤紧紧攥拳,突然就想明白了天幕为何要从宋初开始说,又为何要重点提及这岳飞了……

  火药,武器……到北宋,南宋之际,恐怕发展更甚。

  看似武器更加强悍起来,军队战斗力必然也更为增强……

  可是相比于汉,他大宋所严重缺乏的……却是骨气!骨气啊!!!

  所以这出自金人之口的,如此简短的一句话,竟是让赵匡胤生出无限怅惘怆然之感来……

  骨气……这是岳家军,这是岳飞带来的骨气啊!

  第40章 一生之敌 正是挺进朱仙镇的时候

  岳飞……岳飞!

  他大宋有岳飞,何其有幸!

  但是……但是赵匡胤这心又实在是忐忑不安——

  这岳飞到最后会不会……不不不,绝对不会!!

  赵匡胤瞬间在心底迅速否定道——有如此将才如此军队,就算那赵构再无能,也不应该是个傻的啊!

  所以绝对不会是他想的那样,绝对不会!

  赵匡胤竟在心底开始给自己打气,再次心存侥幸,也由此信了几分,觉得自己分析得不无道理。

  然后听着天幕继续往下说道——

  【提起岳飞,就免不得要想起“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但其实是“尽忠报国”,由岳母刺字,以背示铸,深入肤理。】

  “这是……刻在背上?”

  嬴政低声念着:“精忠报国,尽忠报国……”

  “岳家军,岳飞……”

  弱国强将,此等人才,真是可惜了。

  【背上刺字以明志,不管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岳飞都对得起这四个字!】

  【在赵构继位之初,采取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时年二十五岁的岳飞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曾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

  【“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可尽管如此,岳飞的抗金决心却并未因此而动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