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人麻了 赵佶他聪明体贴乖巧伶俐有木有……87(1 / 2)

  【元符元年,即公元1098年的第二次平夏城之役,宋军击败西夏三十万敌军,这是宋朝和西夏历来战争中少有的大捷,从而迫使西夏主动求和,宋夏新疆界确立。】

  【这前后一共两次的平夏城之役,最终使得西夏得以臣服。】

  【其后《宋史》也评说道——“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

  【这足以标志着宋哲宗赵煦一朝在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就。】

  【而除此之外,在军事上,宋哲宗还重启河湟之役,最终收取了青唐地区。】

  【总而言之,整体上客观而论,和宋神宗赵顼一样,宋哲宗赵煦也的确是宋朝历史上少有的,拿得出手的皇帝之一。】

  大概是从一开始停下来的后遗症……哪怕是听到这里,赵匡胤的心也一直悬着,没能放下来。

  可这宋哲宗赵煦,怎么听,怎么看,确实是个拿得出手的皇帝啊,连天幕都这么说,怎么到最后,宋朝还是气数将尽?赵匡胤心下惴惴不安,又突然想起之前天幕所说的“衰”,难道——

  【宋哲宗和他爹宋神宗一样,相比于其他宋朝皇帝,拿得出手是拿得出手,但是他早死这一点,比他爹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宋神宗38岁去世,宋哲宗更早,才二十五岁就病逝了。】

  【所以说,赵光义的血脉是不是真的有毒,能有点作为的皇帝都早死,还一个比一个死的早。】

  【也不知道是宋朝命中带衰,还是赵光义命中带衰,甚至一直影响到后代之中。】

  赵光义……

  赵光义听着自己都怀疑自己了,他这是不是报应啊?难道真的是所谓的报应???

  高位上的赵匡胤已经头晕目眩的捂住了脑袋,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果然他就不该抱以期待吗……

  两次!两次宋朝有可能起来的机会!

  结果两任皇帝竟都是早死的命……这就好像眼前给你吊着根胡萝卜,可不是驴不愿意走,而是压根就没驴可走!

  他现在连骂赵光义的心情都没有了,只剩满怀的痛心啊,揪心啊!!

  抓心挠肺的,甚至想捶胸顿足……

  唐朝李世民时期。

  “这宋朝皇帝……”

  李世民也是很无言,这宋朝皇帝之中,怎么偏偏有作为的两个竟然都是早死?

  难道当真是这宋朝命中带衰?还是那赵光义的血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