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丢人至极 宋朝,大善人,散财童子嘛……79(1 / 2)

  汉朝刘邦时期——

  吕雉待在寝殿之中,听着不禁心下一跳。

  萧太后……

  一国太后,竟也能亲征南下?

  而既能亲征,那这辽国政权真正的话事人……

  吕雉垂了垂眸,心下跳得颇快起来。

  其余朝代众人听到天幕所言萧太后之事,以及对澶渊之盟的解释时,心中都不由得各自思索起来,其反应也不尽相同,思绪万千,但不得不说,战争之事,确不可一言以蔽之,而说到底,国强才是根本啊。

  【关于澶渊之盟,就先讲到这里。】

  【让我们再来说说与宋真宗赵恒有关的“泰山封禅”——】

  【其实很简单,就是宋真宗赵恒接连三次封禅泰山而已。】

  嬴政挑了挑眉,有些诧异:就这么简单?

  刘彻也是摸了摸下巴:就如此而已?朕可不信。

  然后果然就听天幕继续道——

  【就是宋真宗去泰山封禅后,后面就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

  【至于为什么……】

  【《史记》记载泰山封禅要有大成就的帝王才能举行——即“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也就是说,帝王封禅的基本条件,最起码应该有——文治武功,德行无碍,世现祥瑞。】

  【那么问题来了,不说三样,单说一样,请问宋真宗哪样够得上?】

  【结果他不仅封禅了,甚至还接连封禅了三次!】

  【所以连宋真宗都能去泰山接连封禅三次,其他皇帝再好的文治武功去了干嘛?】

  【这泰山封禅,简直一点含金量也没有了好吗!】

  宋真宗:“……”

  嬴政:“……”

  刘彻:“……”

  其余泰山封禅的帝王,以及想要泰山封禅的帝王:“……”

  【甚至宋真宗是在和辽国订立了“澶渊之盟”之后,才去泰山封禅的。】

  【先前也分析过了,宋朝对上辽国,确实军事实力低了几个档次,总是打不赢辽国,真算起来,也不能说完全是宋真宗的错,而且前面赵匡胤以及赵光义,尤其是赵光义的问题尤其严重,所以要找出战败理由,那还是有挺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的确是宋真宗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还是那样的议和条件。】

  【结果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却还要去泰山封禅,请问,脸呢?】

  【不想着真正提升与壮大宋朝的实力,就想着以这种方式巩固统治和地位是吧?】

  【宋朝是真的不把脸都丢尽了就不甘心是吧?请问宋朝除了有钱之外,还有什么?脸皮厚?厚颜无耻的“厚”吗?还有宋朝那些士大夫们,是不是也一直自得于宋朝经济文化的兴盛,却看不到这之下的沉疴旧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