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盛世崩塌 可李隆基,你才最该死啊……42(1 / 2)

  其他时空众人更是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尤其是唐朝时空听着的人。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怎么说呢……虽然类似事情不是没有,但听着天幕用这样的语气叙述,就是觉得……丢人至极啊。

  【提到杨贵妃杨玉环,就不得不提她的族兄杨国忠。】

  【安史之乱,也少不了杨国忠的影子。】

  很好,又新添了一人……

  【安史之乱究竟是怎么一步步的积累矛盾,直至骤然爆发的?】

  【我们从李隆基的这几个操作中,不难看出他后面已经被享乐奢靡之风侵染腐蚀,脑袋已经不好使了,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再加上一些大臣投其所好,说什么就信什么,于是奢靡挥霍的时候,竟然就从不过问经费来源。】

  【还有在李隆基对政事倦怠后,就将政事交给宰相处理,可张九龄是个直臣,李林甫却不是。】

  【张九龄认为看见不对的地方就要谏,皇帝不听更要谏,但李隆基已经就想着放松身心,以犒劳自己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了,能愿意和喜欢听张九龄的劝告和建议?】

  【反倒是李林甫也投其所好,私下里警告那些言官,说如今明主在位,天下大治,负面的话,诸位应当少说,以彰明主之伟大,否则出什么事的话,后悔都来不及,于是言官们再也没有人敢直言进谏了。】

  【而之后张九龄等能臣更直接被先后罢官,于是这朝堂之上,便开始由李林甫一人专政独权。】

  汉朝未央宫。

  刘彻啧了一声:“宰相专权,挑还不挑个好的,怎么想的?”

  秦王宫。

  嬴政又想起了已经处死的赵高,不禁冷哼一声,这李林甫显然与赵高一丘之貉也。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和众大臣听到这里,更是脸色难看,话到嘴边,简直不吐不快!!

  “既然先前虚心纳谏,为何不贯彻到底?!”

  “前面所为如何就先不说了,国之政事,如何就敢直接放手!”

  “那张九龄显然才是贤臣之范啊!”

  李世民更是直接气到拍椅子:“糊涂!糊涂!!”

  为君者,竟到后期只图享乐?!

  莫不是脑子真的坏了!

  这李林甫竟让言官不再谏言,那以后这朝堂之上,岂非他一人说了算了?

  还有李林甫此等作为,恐怕不单单只是投其所好那么简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