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哀歌之局38(1 / 2)

  看来天幕接下来是要讲他了。

  先前太宗之文治武功,听得他心中激荡,并引以为豪,而现在,终于轮到他了吗?

  李隆基脸上笑意不减,正是意气风发之际。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天幕说起贞观之治后,大唐还会进入更加繁荣昌盛的鼎盛时期,李世民也不禁面露笑意。

  他望着其下众臣,语气轻松且愉悦:“也不知开元年间又究竟是个怎样的盛况。”

  而那时的继任者又是何种模样?

  能把大唐再推往更高的位置,开启全盛时期的大唐盛世,想必定然也是出类拔萃,明君贤君之辈。

  而他之子孙中能再出这样一位帝王,叫李世民如何不心悦满足啊。

  【开元年间,大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

  【而这一时期的治世之盛景,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完成的。】

  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李隆基内心更为志得意满。

  如此功绩成就,他李隆基必然也将名垂千古,于万世传诵!

  【唐玄宗李隆基很崇拜太宗李世民,所以一直将李世民视作榜样,并效仿李世民虚心纳谏之举,将李世民“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的主张奉为圭臬,于是开元二十年间,名臣贤相等不断涌现,一个接一个栋梁之材的出现,为大唐盛世不断添砖加瓦,经由唐玄宗李隆基执掌的大唐,终是缔造出了永垂史册的“开元盛世”。】

  “好!”

  李世民不禁赞叹出声:“唐玄宗李隆基吗?此子当真是不错。”

  魏征等人也朝李世民拱手庆贺:“陛下后继有人啊。”

  而大唐能在其后的开元之治进入全盛时期,真是叫他们这些人也跟着与有荣焉啊。

  唐朝武则天时期。

  此时是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也是武则天称帝第八年。

  前段时间,她的两个子侄武承嗣,以及武三思欲谋求太子之位,也曾多次差人来与她说——

  如今武周天下,继任者不可为异姓之人。

  她的儿子终究姓李,并非姓武。

  而这武周天下为她一手开创,难道要到她这里中止?

  可狄仁杰所说也并非没有道理——

  侄子到底不如儿子亲近,在她千秋万岁之后,难道武姓之人,会将她供奉于太庙之中祭拜?

  武则天不禁于心中叹气,到底还是歇了将武承嗣或者武三思立为太子的心思,同时派人秘密将李显接回洛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