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千里送装备22(2 / 2)

  【即隋炀帝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

  【挺有意思的是吗,三次巡游江都,导致生灵涂炭,三次亲征高句丽,导致隋朝的国力严重损耗。】

  “对外发动征伐,的确会损耗国力,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但这‘严重损耗’究竟能到何种地步?”

  卫青皱了皱眉,心下有不好的预感。

  隋朝。

  杨坚看着已然颓靡恐惧的杨广,听着天幕之言,也有着不好的预感——

  【610年,开始为东征高句丽做准备——这准备是什么?是命令造船三百艘,而这三百艘船,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导致其下官吏监督劳役甚急,造船工匠几乎昼夜都要待在水里,不敢休息,也无法休息,于是腰部往下都长了蛆虫,接近十分之三四的人都因过重的劳役而死去。】

  【611年,隋炀帝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而后又征发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排镩手三万人,又命令造戎车五万乘送到高阳,还继续征发民夫以供军需。】

  【船只相次千余里,往来路上十万人。】

  【载着粮草武器,长期往来在行进的道路上——《资治通鉴》曾记载:“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隋军就足有超过一百一十三万之多的主战兵马,而为大军运送这些物资的民夫,几乎是隋军的两倍之多。】

  汉朝未央宫。

  卫青骤然吸了口气:多少民夫?

  这加起来岂不是超过了足足三百多万人……

  劳军之战,劳民之祸。

  这征战高句丽,恐怕……

  【隋炀帝第一次征战高句丽,最后的结果如何?】

  【在说结果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隋炀帝和他其下将领的几个骚操作吧——】

  【其一,隋炀帝在辽水会师之时,为了防止将领孤军独斗,去争取功劳名声以邀勋赏,便将军队分为了三道去行事,而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不许轻军独进,而且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

  秦王宫。

  王翦和蒙恬等一干将领:“……”

  连嬴政都一时感到无言以对。

  汉朝未央宫。

  卫青和霍去病更是露出了难以置信,无法理解的“???”表情。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啊。”

  “这隋炀帝难道不懂?到底怎么想的?”

  竟然还要先奏闻,等待回复命令再行事,那战事岂不是——

  【所以这就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