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短歌行51(1 / 2)

在这个时代,诗词(长短句)曲赋都被归类于【乐】里面,是要能唱的出来的。

上佳的【乐】是洪钟大吕,小桥流水则被认为是草民的玩意儿。

词和曲在民间也有流传,但大多扎根于青楼妓馆,难登大雅之堂。

最能体现一个人整体文学素养的是赋,但这是真正的文学大家才能碰的东西,写出来费时费力,至少要几个月雕琢。

至于今日的主题【诗】,全都是每句四字,诸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还没有诞生。

苏洵略微思索了片刻,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首“歌”。

雄阔豪迈,令人印象深刻。

只见苏洵拿起酒杯酒壶,慢悠悠在厅中踱步。

就在许多人已经有点不耐烦的时候,他才终于悠悠开口。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他的嗓音低沉好听。当他半唱半念的吐出这两句诗之后,场间便已经安静下来。

开篇便如此大气,闻之令人心胸开阔。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此诗看似是写忧愁,但不是婉转哀怨,而是雄阔豪迈。

场上众人,无论男女,都在静静地等待着下文。就连慕雪宜,眼神中也是异彩连连。

“下面呢?快念啊!”

已经有人忍不住催促出声,尤其是那老鸨子,手中捏着的笔都快要掰断了。

她可是识货的人。现在虽然是个半老徐娘,但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妓。楼里的几位才女,全是她一手调教。

有了这首千古奇诗镇场子,她储秀阁的招牌便永远不会倒!

而且,这场诗会办得如此成功,说不定就连城主府也要给赏赐!

谁知在众人企盼的目光中,苏洵只是将酒杯轻轻放下。笑道:

“就这样吧。”

这样?

这样是哪样?

取你狗头啊混蛋!

全场哗然,有人甚至已经摔了杯子。

“啥?”

“没了?!”

“再念几句啊!”

“不行了,我受不了了!”

“断更狗,不得好死!”

角落里,一个中年文士饶有深意的看着苏洵。

【右臂】,赵壑。

为了与赵鞅争夺赵氏家主的地位,他不遗余力的给赵午造势。其中诗会就是重要的一环。

他立志将邯郸打造成赵氏的文化中心。

今日闲来无事,便过来凑凑热闹,没想到能看到这么一幕。

“此诗立意开阔,前半阙感叹人生苦短,开篇雄阔。那这下阕,可就不好接了……

“要么,他是真的没有写完。要么,便是立志。

“此等好诗,便是我看着都心痒难耐,他身为作者,不可能不写完。也就是说,很可能是下半阙气魄太大,他不敢当众宣读。

“以文观人,此人胸襟开阔,绝不会是一个刀笔小吏。

“但国内的重臣我也大都认识……”

赵壑对随身护卫低声道:“去查查这个人的底细。”

赵壑不愧是赵午倚重的大才,仅凭半首诗,便能关注到苏洵这个人不简单。

然而他关注苏洵,不是因为他的诗才,而是因为他的大志。

还是那句话,这年头诗才没啥用,只是娱人耳目的玩意儿而已。但一个气魄恢弘、志向远大的人,就值得注意了。

能用则用,不能用则杀。

而此时全场最尴尬的,非范辙莫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