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搭救于海棠(1 / 2)

“粳米粥...粳米粥...两分一碗,烧饼大小您来看看。”

何雨柱一出胡同,就看到胡同口有挑着粳米粥卖的小贩,这小贩熬的“粳米粥”就是好喝,米粒近圆形,十分有黏性,色泽洁白,绵软滑润,味儿香甜可口,熬得火候又好,很受食客青睐。

卖粥的小贩品种不单调,红豆粥、芸豆粥、杂豆粥、大麦米粥,应有尽有。

配粥吃的有烧饼、焦圈儿,脆麻花、油炸鬼,五六种特色小菜,咸菜以及红糖白糖白送不要钱。

当然了,这样的小贩也就近几年才出现的,起风之前的时候,整个四九城就已经没有这样的烟火气了,不允许私下买卖,是上面定下来的,所以有人专门抓这些小贩。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之后,特别是最近,风快要停了,这一段时间就好像是一个空白的点一样,市场十分的活跃,很多人的心思都活泛了起来。

早上的时候,很多小贩挑着担子售卖早点,当然,还是偷偷的,人来了就跑,但是来抓的人却不是很多了,因为现在大家都没有心情抓小贩了,现在都忙着各自脱离以前的身份。

就好像许大茂和二大爷一样,都开始转化身份了,想要洗白自己,哪里还管这街道上的小贩,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最近的四九城早上,就好像回到了二三十年代,什么吃的都有。

有干有稀,有软有硬,有凉有热,有咸有甜。油饼、油炸鬼现吃现炸;豆浆、豆汁儿、面茶永远热腾腾;玻璃柜里糖耳朵、糖火烧,大薄脆、焦圈儿,油酥火烧、豆馅火烧,螺蛳转、牛舌饼,豆面糕、开口笑...五颜六色,诱人食欲。

何雨柱走到了一个小贩前道:“卤丸子来一碗。”

“五分钱...!”小贩连忙拿碗。

要知道五分钱可不便宜,以前的何雨柱早上最多啃个窝窝头,秦淮茹一毛都不给何雨柱,何雨柱最喜欢吃卤丸子,但是他却很少吃。

卤丸子分两种,有勾芡不勾芡之分,那炸丸子并不复杂,离不开豆面、碎粉条头、五香粉,炸后如小枣状,黄褐色,味儿不咸,须卤煮吃。

煮丸子的锅,盖着两扇半圆形的柳木锅盖,丸子和豆泡同煮。

有买主光临,小贩取蓝边白瓷碗,盛入带汤的丸子,加豆泡,俗称“两样儿”,淋麻酱汁、腐乳汁、撒香菜末、韭菜末,滴几滴辣椒油,又香辣又热乎,就着新出炉的烧饼更美。

卤煮不仅丸子好吃,汤更好喝,可以添续丸子汤,越喝越滋润。

早年还有称“洋车丸子”的,勾卤丸子也非常好吃,那卤里有鹿角菜、黄花菜,淋上蒜汁、香菜末、辣椒油,另有风味。

一碗下肚,何雨柱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还是这个年代料足且正宗,吃完了早餐,何雨柱大踏步的走向红星轧钢厂,不到十分钟的路程,何雨柱就看到了红星轧钢厂。

一个万人的大厂,此时的厂门口,上班的工人涌进厂子,骑自行车的,走路的,有说有笑的...身上穿着的都是工装,好一点的穿个皮鞋,不过,大多数都是布鞋。

那个年代,贫富的差距不是很大,孩子们的梦想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一顶卫士的帽子,或者是卫士的衣服,攀比真的很少很少。

红星轧钢厂的广播室已经在播放歌曲了,歌曲是《南泥湾》。

这歌曲何雨柱很喜欢听,迈着歌曲轻松的旋律,何雨柱就要走进红星轧钢厂,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何雨柱听到前方传出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一个女人不停的呼喊救命,而另外一个男人则是不停的对周围喊道:“我是他丈夫,我是他丈夫,全部给我站一边,别多管闲事,这是我们的家事。”

因为男人说是家事,周围上班的工人也就只能远远的观望,就连门口的保卫也只是驻足不前,女孩哀嚎声不断,何雨柱连忙跑过去一看,发现女人的头发被男人给拽着往前拖行,男人一边拖着一边狠狠地骂道:“我让你勾三搭四,我让你水性杨花。”

女人挣扎,侧脸露出,何雨柱定睛一看,这女人不是于海棠吗?

想也没想,何雨柱直接冲了过去,对着男人就是一脚,直接将男人给踹倒在地上,跟着何雨柱将于海棠给扶了起来,于海棠看到何雨柱也是哭得梨花带雨的喊道:“何师傅,帮帮我,帮帮我,他想要打死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