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捉头38(1 / 2)

骁骑将军刘植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真定府。他放慢马速环视着四周,但见青砖砌成高大城墙,瞭望楼哨兵站立笔直俨然成一座雕塑,一个个威严勇猛。他一边察观一边连连颔首,心的话,刘扬治军有方。及至一个大型广场,只见旌旗猎猎迎风飘扬,那翻滚的旗面上,宛如滚滚波涛奔腾不止。丽日下,一队队战士站姿挺拔,横成行,竖成列,整齐划一。大比武,对练杀,场面蔚为壮观,嘹亮的厮杀声凌云跃宵,气冲斗牛之间。

刘植正在全神贯注之际,有一小校发现了这个峨冠博带的儒生,便立即上前让其赶紧离开现场,这是军规,外来人员禁止闯入军事重地。

刘植这才把魂魄敛入囊中,讪笑道:“不是经人的,不好意思啊,致歉!”

小校枕着脸,问道:“赶快走开,免得找不自在。”

随后,刘植悻悻地离开了练兵场。

随后,刘植拿着帖子让传令官呈给真定王刘扬,这才忐忑不安地进了刘府。

刘扬看到是自己老友要求见面,便满面春风在府衙大门口迎接故友。二人相见,热情之状溢于言表,笑口常开。

“伯先弟,这是那股风把你吹来?”刘扬府衙大厅坐定问道。

刘植品茗道:“是煦风吹来的,久日不见,今天来到宝地有要事相商。”

刘扬听伯先开门见山便直言,顿感事情的重要性。于是,他屏退左右,严肃地说道:“贤弟在昌城,发展一帆风顺,前程锦绣,如此大好环境,难道出了什么问题吗?倘若是这样,愚兄定会倾力相助。”

刘植忽闪着眼睛,说道:“老兄,不妨愚弟直言,那日汉室大司马刘秀向我发来檄文招抚燕赵,我见刘秀相貌堂堂,美髯俊气,观相之,认为日后必成大业,随带领数千步骑,一举归顺了刘大司马。”

刘秀听罢,不悦道:“俗话说,有枪就是草头王,为兄不想受到别人的掣肘,你归降或归顺那是你的事情,跟我说没有用!”

刘植看到刘扬生气了,便温言道:“贤兄胸怀大略,愚弟钦敬之至,只可惜明珠暗投,岂不可惜?”

刘扬问道:“愿闻其详。”

刘植娓娓道:“贤兄是一位大德之人,只可惜你归依王朗,王朗何德何能?他不过假借刘子舆,簪越王职号令天下,其狼子野心暴露无遗。”

刘扬鼓起了腮帮子,大声说道:“俗话说,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伯先弟,你别怪为兄不尊重你,你要事再一意孤行,可别怪不客气了。”

刘植讪笑道:“贤兄若果觉得老弟不地道,那你直说无妨,我在哪方面对你不友好?”

刘扬经刘植这么一问,便想起了刘植的种种好处,想当初,二人情同骨肉,一方有难,另一方尽力相助,为此,在各地武装林立的今天,二人的同盟关系坚如磐石。即便如此,刘扬对于刘植立场选择方面,不干涉,不反对。没有想到,刘植这次是来做说客,这让我难以接受。

刘植继续启蒙道:“贤兄,你跟着王朗干,那不是从事着推翻刘家王朝吗?”

这一句话,如醍醐灌顶,刘扬心里咯噔一下子,嘴角痉挛了一下子。

刘植问道:“你跟着刘秀干,那是光复汉室,是挽救刘氏王朝。贤兄,你觉得立场哪个重要?”

刘扬枕着脸,沉吟道:“贤弟不提醒倒还蒙在鼓里,经你这么一说,看来,刘扬立场没有站在汉室的角度,如此一来,我刘扬真乃糊涂透顶,助纣为虐。”

刘植笑着说道:“贤兄,果然俊杰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