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阿愚(1 / 1)

若干年后,阿愚走上了工作岗位,待遇比较温馨。即便如此,阿愚不耍钱赌宝不吸烟喝酒不矫揉造作。他的这些行为颇让工友们不舒心,此时阿愚方感到什么叫不配合什么叫不识抬举。然而,他认为自己不喜欢干的这些“恶”习,不必以苛责强求去迎合别人。

于是,阿愚在遭遇寂寞孤单冷的氛围里,并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此,他毅然决然再次与书结缘。看到心仪的书籍,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他读书与旁人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起初,他跟众多读者一样,从头读到尾,期间写点个人心得。及至后来,不管是自己购买的书还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他照样潜入书海遨游。他读书的方式多种多样,或从后面往前面倒着读书,觉得收获出奇的不错;或中间插进去开卷有益;亦或看着目录索引读书,看到题目上心便一个猛子扎进书海里,自由自在地畅游其中乐不知返。等等,不一一而足。阿愚总结自己读书的感受时常说的一句话:弱水三千,莫若取一瓢饮。有人说这是断章取义,阿愚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这是提纲挈领或纲举目张,对作品质量以及生命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可小觑。

阿愚还有一大嗜好,那就是好藏书,看到孤本、线装本、绣装书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所能找到的书,只要人家是出售的,他不吝钱财将其收入囊中。今买一本,明购一套,付资多寡倒不算什么,这是自己的爱好,用他的话说,与其是说读书,莫若说是跟另一个人在对话,灵魂共舞,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他购书渠道有如下渠道:买正版书觉得国家书店比较正规,要是想省个钱那就去图书批发市场,常常是大嘟噜小包包,那次,他出奇地开心,自言自语说,花了还几百,打折下来省下了上百元,抗算我一天的工资,为此,屁颠屁颠地手舞足蹈起来,知道的是一个书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精神病呢。

为了进一步丰富业余生活拓宽读书渠道,阿愚还经常去省图书馆、省会图书馆以及县区图书馆,有的图书馆免费办证,他就拿上老婆、孩子身份证办理借书证,就这样,每次都能拎回来沉甸甸一兜子书,只要打开书,吮吸着沁人心脾的墨香,他的灵魂便会在书页上,不,应该说在作品的风景里同沉醉共隽永。面对收费的图书馆,那里面如果说书海浩瀚,品种琳琅满目,颇让人心向往之,便带上亲人的身份证多办几张借书证,这样借来的书籍,对阿愚来说无异于精神套餐美味佳肴,或狼吞虎咽,或细嚼慢咽,或品茗。

阿愚在工作上,深受一把手青睐,他写出来的文章常常当做黑板报,成了职工们的学习楷模。不仅如此,他的藏书多的数不胜数,家里墙壁跟前堆放着一摞一摞的书籍,窗户台上叠列的书籍遮挡住了射进来的阳光,俨然成了书橱。除此之外,毛子(俚语,对厕所的俗称)里放着书,是打开作着记号的书;枕头边上也堆放着书,就连客厅里也放着书,按他的话说,触手可得读书便是一种美的享受,仿佛在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流学习一样。

每当阿愚在外回家的路上,倘若熟人见了,有的便对着身边人大惊小叫道:“快看,书呆子出来了,难得一见。”也有人说阿愚是书痴。

阿愚读书全身心投入其中,或哭,或笑,或击掌称赞,或扼腕长叹,不一一而足。

那一次,阿愚外出回来赶夜路,两眼一团黑,也没有拿照明工具,这可咋整?他步行匆匆,一只狗听到动静,便汪汪汪地叫唤起来,那些不明真相的追随犬,听到一狗吠声,便潮水般涌来助阵,好不嚷嚷得慌。

在旷野小径上,阿愚面对黑咕隆咚的晚上,感受不寒而栗的氛围,他为了给自己壮胆,便合上眼睛暗暗祈祷,希望有光明为自己指路。当他睁开两眼时,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小桔灯,光不大,照得也不远,不过自己能够用得上。就这样,他跟随着小桔灯位移而步步紧逼。

一路之上,阿愚听到了狼嚎虎吼,可眼前这个小亮点指引着他绕过障碍,躲过野兽袭击,避过了沼泽地。

黎明之时,他恍惚走进了家乡,心里十分愉悦,憔悴的面容绽露出花朵。可当他定神之际,蓦然发现前面的指引灯在老梦家门口不见了踪影。阿愚惊诧,继而释然。

及至后来,阿愚每当心里有疙瘩解不开,去老梦家看虚降香便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