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山势川形阔复长793(1 / 2)

  随着李越在宣府的死讯传来,皇爷再次重整朝堂后,他觉得时候差不多到了。几方相斗,已然分出胜负。这世上岂会有第二个李越,敢去搅弄风云呢?他北上顺天,正式复官,还是继续在翰林院任职。

  后来,他眼看朱厚照越来越重视实务,多次提出希望将翰林学士下放,便顺势离开了翰林院,托关系去了工部任职,原因无他,工部右侍郎张遇是他的座师。在科举制下,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而他的座师官职还不低,这样的大腿就在眼前,此时不抱,更待何时。

  他在工部倒也干得兢兢业业,三年的考评都是甲等。他本来盼着慢慢积累资历,再对皇爷投其所好,博一个富贵功业,可冷不妨李越又活了。李越一活,皇上的心也跟着活络,先是御驾亲征北伐,后又是大力推行新政。

  严嵩没曾想,自己千躲万躲,最后还是回到了风口浪尖中。他已经退官了一次,叫家人同他过了好几年的清贫生活,不可能再辞官回去了。而此时的局面,比退官前还要糟糕。他私心以为,李越经这多年磨砺,早已今非昔比,这次龙虎相斗,更有可能占上风。可他的座师兼靠山张遇,却十分反感李越那一套。张遇虽不敢直接和李越对上,可背地里绊子却没少使。

  严嵩既然托庇于张遇,自然不能背着他去和李越交往,可要他听张遇的话,也去想法子给李越添堵,他也觉为难。他又不是吃错了药,干嘛要去和李越结仇呢?他只能继续做着夹心饼干,期盼着这次大战的结束。

  直到今年,他才看到了曙光。李越一跃为刑部尚书,借着人事任免大权,处于绝对的上峰。他的座师张遇,以及一种心有不忿的同僚,这下是甘拜下风,再也不敢吭声。张遇甚至还想,让严嵩借这么一层同科的关系,去和李越套套近乎。

  严嵩心道他是急糊涂了,李越的家门,如今是门庭若市,他这样的上去,只怕连号都排不上,还不如曲线救国。

  他选择和谢丕多多交往,刚开始是偶遇谈论诗文,后来又是回顾当年,感慨万千,接下来再谈论政事表达观点。这么几番下来,谢丕对他的印象倒是提升得较高。

  所以,在月池提出希望吏部派人去巡视海道兼理仓粮时,谢丕也将他列入到了推荐名单内。梁储在见过他之后,直接一锤定音,敲定了他去。谢丕倒是十分诧异:“没曾想到,您居然这般看中

  惟中。”惟中是严嵩的字。

  梁储一哂:“人在张遇手下,还能几方都不得罪,转头来还能一下就搭上你。前些年不声不响,在老夫面前,一开口却是动中肯綮。这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最适合去干李含章交办的紧要事。人家是有事弟子服其劳,老夫倒好,竟是反过来了。”

  谢丕不免发笑:“含章也是为国着想。您老最是高风亮节,又何必同他计较呢?”

  梁储哼哼几声,又问道:“他近日,又忙什么去了?”

  谢丕面上的笑意稍淡,他道:“听说是因着他的岳母不好了,含章欲送嫂夫人归乡呢。”

  李宅之中,好不容易回家的贞筠已是怒火中烧。她道:“我告诉你,我哪儿都不去,我哪儿都不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