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冤家宜解不宜结213(2 / 2)

  要得就是这句话,关系社会中人脉就是最大的资源。特别是官场中,多个朋友也就多条生路。月池道:“我可以在圣上面前为谢兄转圜,但是空口无凭,谢兄也得为圣上做出些实绩来,才能让万岁看到你的忠心。”

  谢丕点头称是,他想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口道:“要不我主动请缨去参与《孝宗实录》的编纂?”

  这是惯常的思路逻辑,譬如内阁首辅李东阳也是靠编纂《英宗实录》才得以晋升。月池摇摇头:“时间耗费太久了,参与实录编纂的大员何其多,你难道要和他们去争功不成?”

  谢丕面露为难之色:“可我刚刚进入翰林院,并未有实职……”

  “可你有才华。这就够了。”月池道,“万岁初登大宝,又正值少年,却大刀阔斧,有心做出一番成就来,难免有些人面服心不服,圣上现下急需的是声望。”

  谢丕恍然大悟:“你是让我写些颂圣之物。”

  月池道:“是要通俗、有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颂圣之物。要让天下的百姓一听到正德天子的名字,就觉得他不愧为先帝之子,真是个十足的好皇帝。”

  谢丕失笑:“愚兄自问没有这样的好本事。百姓又不傻,收揽天下民心,要靠德政。”

  月池点点头:“谢兄说得是。可德政的推行也需要民心。只有让老百姓相信皇帝,他们才有开口的勇气。他们愿意开口,我们才能知晓问题所在。譬如这次建昌伯之事,受张氏之害的百姓数不胜数,可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却只找到一个敢来告状的。何其悲哀啊。”

  谢丕的心在狂跳,果然是皇上的授意,他顺势问下去:“皇上是想借张家敲山震虎?”

  月池摇摇头:“敲山已经不管用了,只有当面敲一敲,才会有奇效。”

  谢丕心下大定:“我明白了,李贤弟的恩德,愚兄谨记在心。”

  月池笑道:“谢兄何必客气,你我是同榜,守望相助本是应当。”

  于是,继唐伯虎为昆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之后,谢探花也为评书、相声不断发光发热。京城里最流行的评书名叫《法王历世记》,讲得是西方神佛大庆法王感念先帝仁孝,特地下凡投胎到张太后腹中,降世为圣明天子,惩治恶人,救苦救难的故事。最流行的相声名叫《新包公戏》,当代包青天自然是大义灭亲的张岐张御史,而里面的丑角虽然全部用代称,可观众都是老北京人,谁会听不出来。一时之间,茶楼街头人头攒动,这两个本子也被改编为多个版本,逐渐流传到了大江南北。<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强文 女扮男装&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