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水车106(1 / 2)

大多数村民,如成大哥、周芸一家。

望着姜美君家中日益充实的储藏室,那份由衷的羡慕渐渐转化为行动的力量,纷纷着手储备。

他们相信,跟随着姜美君的脚步,总不会错。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被说服。

村东头,陈老太与她的儿子姜有财,便是其中的异类。

姜有财不屑地摇头:“简直是胡闹,这当口买粮,价格高得离谱,等夏末初收,新粮一来,这些陈粮还不是贱卖?盲目跟风,愚蠢至极。”

陈老太虽面露担忧,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儿子的看法,母子俩坚持自己的判断,决定静观其变。

姜美君的忙碌没有因此停止,直到地窖的最后一寸空间被粮食填满,她才停下了采购的步伐。

钱包空空,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平静。

一日,周芸心急火燎地闯进姜美君的院子,拉住她的手急切问道:“大妹子,你知道吗,镇上的大米现在贵到什么程度了?”

姜美君心头一紧:“又涨价了?”

周芸神色严峻:“可不是,前两天还只是八文钱一斤,今天一早就变成了十文,你算算,一百斤就是两百文的差价!”

谢秀芳闻言,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忧虑:“这么贵,谁还买得起啊?”

周芸叹了口气:“怎会没人买?抢购的人不在少数,据说再不买,下个月初还要贵。”

事态发展之快,超乎所有人预料,短短七日,大米的价格便已飙升至十五文一斤,近乎原价的两倍。

村民们议论纷纷,忧虑不已:“这价格,还让人怎么活?”

另一人接话道:“贵也要吃,总不能饿着肚子干活,没有力气,地里的活儿谁来做?”

更有甚者,赶到店铺却被告知断货:“这么贵还卖光了?老板,你这儿真是一粒米也不剩?”

面对追问,店老板唯有苦笑,无言以对。

“旱灾”二字,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了每个家庭的日常。

田埂之间,原本该生机勃勃的作物如今却因缺乏雨水而显得病恹恹,即便午后烈日下村民们的汗水浇灌,也难以挽回其衰败之势。

家中米缸渐空,而市场上的粮价却如同脱缰野马,直线上升。

随着河水潺潺的声音逐渐减弱,乡亲们的笑颜也跟着淡去。

恐慌与不安,如同瘟疫般从一村蔓延至另一村,一户影响到下一户,相同的故事重复上演。

在这些沉重的日子里,人们偶尔得以闲暇。

却也只是共同仰望那依旧晴朗,却似乎遥不可及的蓝天。

心中默默祈愿,渴望着那场能够解救众生的及时雨,降落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

困惑的情绪像夏日里密布的乌云,无力感则如重石压在胸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