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准备61(1 / 2)

南方相比于北方,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水路发达。

在南方大地上如同蜘蛛网一样密布的水路系统能够让处在南方的国家更快地运送物资、人员,促进沿河各地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而独特的水军,也能够让南方之国在面对北敌入侵的时候,作出更多更好的防范。

注意,以上所有的优势都有个前提条件——须得有个圣明的君主。

前些日子里,李弘冀在推进稽查田产之事的同时也责令南昌的制造署抓紧时日修建百十条大船,以供金鳞军和龙骧军的将士南下,其实两军满打满算一万军士根本用不到这么多条船,可自古军队出行,从来都不只是人上就行,后面的粮草物资,甚至说龙骧军将士们宝贵的马匹,杂七杂八一大推东西,都得安置妥当才行。

被征调的民夫们因为对李弘冀为政的感激,加上实打实地有工钱拿,一个个都干得异常卖力,但即使就是这样,这百十条船还只是在李弘冀要出发的前几天才将将完工。

李弘冀所在之船最大,也最豪华,更是处于船队最安全的中间位置,在这艘船上,不管是往前望,还是往后望,都只能看到数不尽的桅杆,密密麻麻地、一艘接着一艘,就好像在这赣水之上行进的,是一只巨兽。

此时李弘冀正站在船头的位置欣赏沿途的风景,不同于刁凝瑶晕船只能待在船舱里歇息,他前世早就习惯了坐船。

陈陶走到李弘冀身边,顺着他的视线仰望而去,两岸青山连绵,像一条绿色的丝带,不由得慨叹道:“要论自然风光,还得是南方未经开发的赣地啊!”

“赣地虽美。”李弘冀伸手指向那层层叠叠、葱翠青绿的群山,尔后摇了摇头,“却也越危险。”

他又问道:“白瓷此来,可是那些医师实验出效果了?”

聊到正事,陈陶立马严肃起来:“殿下真是有先见之明,一入江西地界,金鳞军那些本在南昌招募的兵士还好,龙骧军士兵不少都反应自己身体不舒服,我急令随行的医师诊治之后,果如殿下所料,是瘴气所致。”

瘴气又称烟瘴,早见于《后汉书·南蛮传》:“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三国志平话》中记载:“言不闻蛮景烟瘴,芦水蜈蚣巴蛇,乃蛮地毒物。”闽粤赣等南方地区,多雨潮湿,气候炎热,是瘴气的多发地区。

虽然这瘴气在现代早就已经消失殆尽,但在古代可是危及生命的大病。汉光武帝刘秀曾派遣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平定交趾,虽然成功立柱而还,但军士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十不存一,从这件事上来看,就足以看出瘴气在古代的危害之大。

后来马援为了防治这种瘴气,寻找到了一种当地名字叫做薏苡仁的中药,这种中药对防治瘴气有奇效。

马援担心以后朝廷还会南征,或许会用得上,于是就命人运了一船回去。贵族向他讨要,马援当然不给,于是嫉妒之人就向刘秀进谗言,说马援在合浦搜刮了一船珍珠,运回私宅。

就这样,一个一心为国的忠臣名将,就这样蒙受了不白之冤,直到三十多年后才平反,也当真是贻笑大方了。

言归正传,虽然知道薏苡仁可以有效防范瘴气,但李弘冀自己对这种草药也一知半解,除了知道一个名字,对它是什么形状颜色,还有在哪里生长都一无所知,自然也就找不到薏苡仁。

幸好,李弘冀在前世曾看过一本医书《景岳全书》,里面记载了防范治疗瘴气之疾的另一种方法:“南方岚湿不常,人受其邪而致病者,因名瘴疟。瘴疟即恶性疟疾。中医将其分为热障、冷障两大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