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亩产的奥妙56(2 / 2)

小吏们挨家挨个地走访,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小吏发现有位农户家里的田地亩产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六百斤,就这样,为李弘冀挑选的“作秀”的场地也齐备了。

李弘冀带领均田司的人员到达这片“奇田”的时候,陈陶领着他平常在刺史府断案的几个亲信已经都在旁等待了,其中就包括当初从庐山下来的刘洞江为,当然,还有韩熙载的好友史虚白。

前些日子汇报工作的时候,陈陶频频在李弘冀面前称赞史虚白,称他的能力见识不下于自己,能够迅速地解决完淤积了好几年的疑难杂案,全亏了史虚白的鼎力相助。

旁边,陈陶正在和种出这惊人亩产量农田的农民康兴根交谈。

“康伯种田,亩产量远超他田,这其中可是有什么奥妙?”

“无他。”康兴根很是自豪地回道:“只是每天都细心照料他们,把这些稻谷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稻谷感受到你的心意,自然就会在丰收之时回馈于你。”

这话说得就很有玄学的意味了,陈陶眨了眨眼睛,对这段话可信度不置可否。

康兴根一看,急了:“陈大人莫非是觉得咱那什么自珍,不肯将这秘密讲出来?”

还没等陈陶回道,康兴根又连上了嘴:“前些日子咱儿子与人斗殴,对方人多嘴杂,咱吃了没文化的亏,辩不过那帮恶小子,多亏了陈大人慧眼如炬,断案公正,这才还了小儿清白。”

“您是咱的恩公,这恩德咱都记在心里。骗骗别人也就罢了,但要是骗您,咱这良心怎么会过意得去?”

话语之中,委屈之意昭然若现。

好在陈陶干了几月刑诉,也遇到过许多对他感激不尽的百姓,对这样的情况也有了些应对的手段,但有些时候,他在某些事情上还是非常固执的,比如说,他看过的书上说的知识:“康伯莫要在意,只是陶以为自己颇读了些书,都告诉陶这土地的亩产是和土质、水源、耕作工具有关的,与耕者之用心不能说完全没有关联,但也是关联不大的。”

在陈陶看来,一个农民是否努力耕种与否绝对不是决定亩产量的关键标准,甚至连重要标准都算不上,在这个时代里,为了吃饱饭,哪家农民敢好吃懒做不用心种田,那样的农民,早就饿死在路边了吧。

康兴根见陈陶还是不信,顿时脸色涨红,嘴巴几次张开,却吃了没文化的亏,不知道怎么解释。

这时,听完了全程的李弘冀粲然一笑,说道:“白瓷,对于康伯亩产如此之高,我却有一点小看法。”

陈陶眼神古怪地看了李弘冀一眼,以为他们家王爷是要帮康伯解围,于是应道:“愿闻其详。”

“其一,自然是康伯用心照料,日夜躬耕之效。”

李弘冀感受到康兴根朝他投来的感激的眼神,微笑着点头回应。

“其二,此田乃是康伯祖传之良田,听说早些年甚至出过七八百斤的亩产,今天这六百斤,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弘冀用力踩了踩脚下松软的泥土,大声道,

“其三,这难道不是吾之功绩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