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巨舟落,离别至42(1 / 2)

李繁花下了蛇却山峰顶,如约而至石窟,却不见三人身影。

入夜了,怨力正甚,曲直和尚修为尚浅,自然对付不了。

想必已经回了前山山门。

她想了想,走进了石窟。

一个时辰后,她走了出来。

这次有黑白道袍,除了脸色有些疲倦以外,李繁花看上去没什么变化。

她境界有所突破,这次能在石窟里待一个时辰,往生超脱的进度又推进了一些。

按这个进度看,再有五天,就可以结束。

李繁花松了口气。

此间一切事,终于要结束了。

虽然李繁花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但她是很信因果的。

而自她跟着陆长歌一行人踏入蛇却山时,她就种下了因。

现在必须由她自己回收这个果。

每每结束一次超度,李繁花的心情都会更愉悦几分,念头更为通达。

李繁花丝毫不后悔此行。

因为世间事太多后悔。

非要说后悔,是不是要想当初不如不出青山?不如不练剑?

再往前想,是不是不该在前世踏入山中的那条河流?

李繁花想在这个世界尽量走得远一些,最好再轻快一些。

那这些事便不能细想。

徒增烦恼。

......

......

接下来几日,李繁花和闻渝三人形成了一个很奇妙的平衡。

白天,李繁花在前山练剑,三人则进洞,靠闻渝和谢仰止驱逐阴风,护着曲直维持怨力。

待半夜三人睡熟,她都会偷摸进后山石窟,为黑色小人们讲经往生。

不得不说,曲直虽然无法像李繁花那样直接净化它们,但二人昼夜配合,进度还真的快上了不少。

闻渝也发现了石窟里的怨力愈发衰弱,极其惊讶。

谢仰止也不由得对曲直刮目相看了几分。

曲直自己则是一脸懵。

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寺内的往生咒法他可没资格接触,最多念了几年佛经,还是见解浅薄。

不然也不会还停留在佛九境界了。

他们都没有把疑惑往李繁花的身上想。

虽然在她身上的确有些奇怪之处:

比如李繁花这几日白天都不随他们一起行动,颇有种形单影只的意味。

比如李繁花练剑时......手边总是无剑,要么用树枝代替,要么剑指往来。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几人已经很是熟悉,相处得极为和谐。

然而剑修在大陆上的存在本就有些微妙。

闻渝考虑到未来会发生的一些情况,好似刻意保持着距离。

谢仰止不在乎这些,和李繁花的关系愈发亲密。

曲直......还在整日思考,难道自己是佛道天才?

......

......

第五日,就在闻渝三人准备如常前往后山时。

天边朝阳忽地暗了下来,云层被一个大家伙破开,骤然出现。

李繁花眯起眼,朝天空中的阴影看去。

而闻渝和谢仰止却是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色。

他们走回前山的空地上。

众人都望向天空。

一艘足有巨鲸之大、纹有古朴图案的巨舟,破开云雾和山色而来,静静悬在半空。

其上站着三人。

“师尊。”

闻渝对着巨舟行礼,极为恭敬。

三人中站在中间的中年白袍男子,气质很是脱俗,只是长相平平,须发花白。

他对着闻渝点了点头,而后转头看向身旁的两人。

“两位道友,就是这里了。”

其余两人,一个是慈眉善目的老僧,另一个则是浑身笼罩在黑暗中,不以相貌示人。

他们平静地点了点头,老僧说道:“阁下先请?”

对方声音有些奇怪,像不是人类一般:“大师请。”

老僧点了点头,不再谦让,闭上眼感知了几秒,便化作一道金光朝后山掠去。

紧接着,黑影也化作雾气消失。

闻渝的师尊见状,仍是面无表情,而后撤去巨舟,轻飘飘落在众人的面前。

闻渝赶紧为李繁花和曲直介绍。

同时也将他们介绍给师尊知晓。

曲直是个和尚,当然很好辨认,方才那巨舟上的老僧也曾看了他一眼,这叫同一神路的相互感应。

但闻渝的师尊在听到李繁花是位剑修后,还是眉头微动,多看了她几眼。

谢仰止对其微微点头:“柳长老。”

她是道宫宫主的弟子,身份不俗,倒不用像普通弟子那样行太多的礼节。

柳长老说道:“你二人受伤了?”

闻渝立即将在蛇却山发生的一切尽数告知。

柳长老听完后,神情有些严肃,沉默了许久,不知在想些什么。

山前十分安静,都在等待这位道宫名声不小的长老发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