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天启六年,燕唐之战(1 / 2)

大唐帝国天启六年。

久居幽阁的上一任光明大神官卫光明,从无尽的天穹中看到了一缕黑暗。

那是冥王之子的气息。

于是乎,大唐与燕国开战。

在昊天的世界,物产丰富,即便是不能修行的凡人,也能得到良好的营养补充。

能加入唐军的士兵,往往都是千挑万选出来,一个个虎背熊腰。

其中较为精锐的士兵,即便身披几十公斤重的铁甲,也能在山中行走如履平地。

这便是天地元气的功劳。

正因为天地间的这一口气,才造就了生而不凡的人类。

在天地元气的滋养下。

昊天世界里的凡人,人人都有气海雪山。

修行者,便是依靠着胸前之雪山,腰后之气海,再加上雪山气海周缘的十七个窍穴,奏响一乐曲,上呼下应便能和天地元气产生联系,从而踏入修行。

气海雪山诸窍不通的,身体也得到了非常大的优化。

大唐的无敌之师,玄甲重骑。

便是以凡人之躯铸造,威震诸国。

精兵良将,配合上等好马,再以精铁锻造盔甲,形成极为强横的防御力。

任何一个精壮的凡人,经过这样的装备,都能成为一位勇士。

普通的修行者,根本不敢触其锋芒。

哪怕是知命强者,在面对众多的玄甲骑兵的时候,也要退避三舍。

在昊天世界的历史上,不乏有被玄甲重骑斩杀的知命强者案例。

这是凡人军队向修行者迈出的一大步。

这也是大唐帝国的立国之本。

若是被未来的宁缺破天之后,天地元气溢散了,人间又怎会轻易诞生如此多有趣的人。

燕国的军队,自然无法和大唐相提并论。

这场战争的胜负,从一开始便已经注定。

夏侯是此次讨伐燕国的右路将军。

他是曾经的魔宗大祭者莲生三十二的徒弟。

莲生是魔宗大祭者,却也不止是大祭者,他还是道门的裁决大神官,也是佛宗护法。

于是乎,作为徒弟的夏侯,身为魔宗修士的同时,也被迫沾染上了佛宗和道门的因果。

作为魔宗的叛徒,他一直都在找寻属于他自己的光明。

可他始终都没有找到。

那一日,夏侯的妹妹夏天成为了大唐的王后。

夏侯也成为了大唐的将军。

为了守护妹妹,也为了洗涤过往,夏侯开始和光明殿有牵扯。

上一任光明大神官卫光明是一个内心纯净,且无比善良的人。

这种极致的纯粹,让夏侯感到向往。

然后就有了天启元年的旧案。

大唐亲王李沛言和镇北大将军夏侯,联手屠灭了宣威将军府的满门。

虽未杀死冥王之子。

却让夏侯看到了一群对光明无私奉献的人。

光明真的很伟大。

这方世界的天命之子宁缺,携着桑桑从岷山一路逃亡。

途径了黄风岭的村子。

夏侯的右路大军,也来到了黄风岭。

顶着朝廷的训斥,夏侯谎报军情遭遇了燕国的伏兵。

将黄凤岭一带的数个村落,全部屠杀一空。

当杀戮是为了光明,是为了昊天世界里的大义的时候。

夏侯有那么一瞬,感觉自己有些伟大。

燕国孱弱,注定了失败,也不在乎多一件恶事。

以年轻精壮的男人头颅,冒充燕国首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