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摸底调查言路顺 教法革故耳目新22(1 / 2)

都说流言止于智者,这大体源于社会行为控制论的判断,如以主体会否闻而心动为表征,真正的智者又有几人哉?

接下来的几周,关于盖潓泽受伤事件的流言一直在路上,并没有因为主人公是盖潓泽和依然而手下留情,与其他流言一样经历了初起、升温、发酵、变奏、高潮、衰减、消逝等颇具社会学色彩的发展演变,当然,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免不了被人们添枝加叶、以讹传讹,甚至变得非常离谱。就连一开始气得人前人后捶胸顿足、抱打不平的铁哥们郝刚、穆丽,后期见到盖潓泽和依然时,也不禁半开玩笑似的反问是否确有其事,弄得盖依二人无可奈何、哭笑不得。

盖潓泽深知,在被颠覆性事实公开打倒之前,流言从不会真正自然的消逝,至多从地上转入地下,这还是在不考虑次生流言的前提下。

对此,盖潓泽和依然默契地选择不抵抗,或许是因为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可能是感到反抗无益于事态平息,甚至可能变相激发有关人士的新的兴奋点,也不排除认为没有达到你死我活、撕破脸皮、对簿公堂的地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就连盖潓泽和依然自己都说不清楚,但有两点他们心知肚明:一是经此役,自身的定力无疑经历了全流程、系统化的淬炼和洗礼,就像微风,二是想到流言关乎的是彼此,内心深处或隐或现感受到一丝莫名的小温馨。

其实,盖潓泽和依然对始作俑者基本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就此事进一步的沟通中,二人达成了新的共识,那就是,任何流言的生成和传播,闲人总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跟闲人没必要的掰扯,既浪费时间,又失了身份。

多年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在盖潓泽的头脑中挥之不去,进入师范学习后更是每每陷入沉思。都说当局者迷,老师和学生也是如此。毋庸讳言,相对于高中、大学阶段的课程来说,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知识总量和难度都十分有限,而且无论是纯文科的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学科也好,还是文理兼具的生物和地理学科也罢,就算是纯理科的数学,都偏重于考察基本的知识点背记复现能力,间接考察一些基础的形象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能力,灌输教学、题海战术、机械记忆等虽不被提倡,但因其屡试不爽的收效而绵延不绝,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越是负责任、越是要强的老师用得越多。很多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较好甚至优异的孩子,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却显得极不适应,甚或被曾经后进的孩子逆势翻盘,根源在哪里?对此,盖潓泽曾经多次向师范期间的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并在一次研讨会上半打趣地说:“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需要一场思维的革命。”

积蓄已久的情绪加之连日来的见闻,让盖潓泽产生了写一篇农村小学调查报告的念头。这些天,他一直在潜心构思,随后向各地的同学打电话求助,又分管理层、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版本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利用下班时间,让依然帮着印刷并一套一套批量寄出。两个人忙得不亦乐乎,更是无暇顾及大家都在想什么、说什么。

“依然,你小时候上课感觉有意思吗?”晚饭后印调查问卷时,盖潓泽突然发问,又主动做起自我介绍,“我那些年其实也整天懵懵懂懂地,别看学习好,其实主要是父母都重视学习,自己生性也比较要强,被别人落在后边就浑身不舒服,实际和其他很多孩子一样也不爱上课,主要是那种老师从头讲到尾、有点剩余时间不是做题就是练习的课堂教学,一节节的机械地重复,真是枯燥乏味,再怎么爱学习也会审美疲劳。”

“别把我想得太好,彼此彼此,感同身受啊!”依然抬起满是油墨的右手,顺势用臂弯理了理鬓角散落的几绺头发,“我在县城读的小学,稍好一些,但时间长了,一样感到单调无聊,饺子天天吃也够啊!”

“你说,代复一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课复一课,小学生也好、初中生也罢,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质之外,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呢?”盖潓泽突然左手压下盖网,右手拿着油辊停在了半空,对着依然郑重地提问,但又好像早已有了答案。

依然没有着急回答,见盖潓泽没有接着说,便随性应了话茬:“我小学、初中成绩在全校都拔尖,但上了高中后各方面突然变得很不习惯,数学和物理有时压根就跟不上老师节奏,学得稀里糊涂。等过了好长时间适应过来后,已经被甩开了一段距离。”

“所以说,你感觉小学、初中最关键的是什么?”盖潓泽拿出了一种考试的口吻。

“我感觉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依然看着盖潓泽期待的眼神,像个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试探性地作出了回答。

“没错,我认为最关键的至少包括三方面:一是自我管理能力,二是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学习生活习惯,”盖潓泽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至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了上边三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我认为,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发竟是未成年,身体和心智还不完全成熟,打好基础更重要,不必过于拘泥于文化课的等次。有了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生活习惯,不仅能和难度陡增、体系骤繁、考验更大的高中课程自然衔接、平稳过渡,而且必定终生受益无穷,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依然默默地看着盖潓泽,眼神里充满了欣赏。

九月末,钟淑敏以语文教研组长的身份牵头组织了一场集中听课活动,校长章正义、副校长魏山、教导主任迟晶、后勤主任闫立本等应邀参加,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自愿参加。盖潓泽的课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盖潓泽的课堂教学特色鲜明,为方便课后学习研讨,四十名学生按照各自所在的自然屯被分编成六个小组,课前分别带着必备的语文学习用品分组围坐一团,每组至少一套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和新华字典,每人手中还有一本手工装订的小册子——那是盖潓泽以六年级第十一、十二两册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点为主,涵盖小学全部必备语文基础知识,附带注明课本出处和例证,兼顾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同音字、形近字和易混词辨析、词性介绍、句子成分分析及短语结构类推、修辞手法、古诗词鉴赏、好词好句好段每日必背、古代汉语实词和虚词用法例析、经典名著阅读推介等拓展内容,分字法、词法、句法、章法四个序列,以词条和专题的形式整理而成,并分别配有课上小测小练和课后作业,命名《小学语文七十讲(学生版)》。因为封皮是天蓝色的,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叫它“蓝皮书”。全册共一百八十七页,用标准楷书手写而成,兼具硬笔字帖的功用。教师版自然是在盖潓泽手中,上边在每一个知识点旁边用批注或便签贴纸等方式注名了问题设计、例证拓展、背景知识、习题答案等教学辅助资料。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只有遇到真正的能工巧匠才能焕发夺目的光彩。盖潓泽坚信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思想和心灵是无比纯净的,大脑天然清空,只要能够集中注意力,凡是感兴趣、想背下的东西,绝对比大人要快得多。

因为学生手中没有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盖潓泽从学校仓库里翻出来十几本,又让学生从往届毕业生那里要来一部分。开学以来,盖潓泽已经领着两个毕业班的孩子,把六年级全部四十三课的课文通读两遍又精读一遍,其中包括第十一册二十课、第十二册二十三课,课上基本已经把课内生字生词、背诵章节等全部拿下。因为基本每天都是新课文新故事,规避了相对拖沓枯燥的单课串讲,孩子们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专注度,没有一个调皮捣蛋、偷懒应付的,四百多个生字生词、六首诗词、十四个重点篇章,全员背得滚瓜烂熟,而且对每篇文章的故事和内容梗概基本能够复述。每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自学蓝皮书中第二天要研究的内容,基本是一天一讲的节奏,每一讲又渐进式地涵盖字、词、句、章的知识点。盖潓泽原本想着新教法的推行可能要费上一番周折,至少在底子相对差一些的同学身上是这样,但万事开头难,慢慢就会好起来,这一点,是当然是出乎盖潓泽预料的。

盖潓泽设置了打分评档的具体规则,每个月对得分进入优档的小组给予笔记本、钢笔、文具盒、文学名著等一定的物质奖励,且优档个数不设上限,并且为了鼓励后进同学,单独设置了三个最佳进步奖名额。费用当然是盖潓泽自己出了,对此,郝刚和于清风等人曾表示过不理解,盖潓泽总是用一句话解释:“当初要是想着赚钱的话,就不会选择当老师了,更不会选泽来回水洼了。”

可能是竞争机制的引入,课堂上的气氛十分活跃,各组间你争我抢,谁也不甘人后。盖潓泽更像个知识竞赛的主持人,蓝皮书就像是台本,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然而,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附加题等一个接一个引领着同学们一环套一环地向着当堂的目标任务演进,真可谓杂而有序、紊而有旨、杂而有章。

当天,在字法、词法环节,盖潓泽分别抽查了学生们对本讲中涉及的十个形近字和五个成语的理解掌握情况;句法环节讲的是修辞中有关比喻的分类问题。

“同学们,谁知道比喻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盖潓泽不紧不问的发问,“这个问题,请第二组李尚薇同学回答。”

“是明喻、暗喻和借喻。”李尚薇的声音还是没有其他同学响亮,但简练干脆,完全没有了刚开学时的腼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