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来自未来_分节阅读_第211节(1 / 2)

  在盂县的话……当初李兆一个举人,都能当县令!

  但在京城,举人不太值钱。

  主要是有些举人上京赶考,没考中的话不会马上离开,而是留在京城读书,以便三年后再战。

  如此一来,滞留在京城的举人也就多了。

  这些举人为了维持生计,还会找点活儿干。

  再加上京城住了很多官员,他们的子孙都会读书,里面也有不少考上举人的……京城绝对是举人最多的城市。

  开了这个学堂的举人,教的是一些连秀才都还没考上的人。

  读了一天书,学堂里的学生开始往外走:“我明年就要回祖籍参加科举了,我祖父让我考上举人再回来,也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回来的一天。”

  “你祖父就是说说,难道他还能让你在老家成亲?”

  “那是,我祖父已经让我祖母在相看京中闺秀了!”

  “你祖父祖母对你真好!我爹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想让我在老家成亲……”

  ……

  几个人说着说着,突然发现学堂门口扔了几本书。

  “这里怎么会有书?”

  “谁的书丢了?”

  “这是自己装订的书吧?装订的也太丑了!”

  ……

  他们捡起地上的书翻开。

  某个茶楼,一群年轻的读书人正在讨论学问。

  讨论着讨论着,他们不免说起时事来,也就是最近张知府一案。

  他们并未进入官场,对晋王没那么怕,也就有点同情张知府。

  不过同情归同情,他们也觉得张知府不对:“张大人应该收集证据,再写奏折参严县令,怎能如此肆意妄为?”

  他们听说了一些临湖县的事情,觉得严县令该杀,但觉得张知府没必要自己动手,也不该杀娄家这么多人。

  正说着呢,店小二拿了几本书过来:“几位爷,门口掉了几本书,可是你们丢的?”

  这些读书人也不知道书是不是他们丢的,就只道:“你拿来给我们看看。”

  等他们拿到书,就有点无语:“沉冤录?这是哪个书坊印的?怎么装订得这么丑?”

  “这是话本?这奇丑无比的样子竟然还有人买?也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

  “打开看看不就不知道了?”

  这些读书人都知道这不是自己的书,就想看看到底是谁的,可以取笑对方一番。

  结果他们一打开这书,就放不下了。

  在崇城县租房子住都要花不少钱,在京城,租房子的花销就更大了。

  至于买房子……没点家底的都买不起。

  总之,一些平日里没有油水可拿,或者不愿意拿油水的小官都租不起大房子,只能住在小巷子里。

  莲花巷就住了一些小官。

  这日,两个官员轮值回来,一边聊天一边叹气:“我那上峰的老父亲要过寿,我囊中羞涩,都不知道能送什么!”

  “你那上峰,整日变着法子请客,好让你们随礼。”

  “是啊!他每每给上头的人送了礼,就要找个由头让我们也送他……”

  ……

  正说着,一个乞儿突然跑过来,给他们两本书。

  “这是什么?”两人都不解。

  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书……他们将书翻开,然后就合不上了!

  五千本书,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冯大一下午就送出去几百本。

  这些人不一定只自己看,也就是说一下午,就已经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书!

  而所有看到书的人,都觉得那些口述苦难的百姓非常凄惨。

  人就是这样的。比如遇到水灾这样的灾难,单纯告诉一个人某地发生了水灾,死了很多人,那人可能无动于衷,也不想捐款。

  可若是给这人看一段小孩子在淹死的父母身边哭泣的视频,那人就可能会落下泪来,慷慨解囊。

  个体的悲惨遭遇,特别容易引动他人的情绪。

  这是古代,没有视频和照片,但文字也是有力量的!

  这一天,无数看了书的人落下泪来,觉得临湖县的百姓实在可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