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科举115(1 / 2)

周乐见到皇帝杨荣宁的时间很短暂,而他对这个皇帝也并不感兴趣。

唯一让他有些好奇的是,这个皇帝虽然看着年轻,但一身的武道境界却隐隐感知起来有些不弱。

而更让周乐注意的是那个国师慈航道人,周乐在他走近自己时,仔细感受了一下。

却并没有从这个看起来有些普通的国师身上感受到什么。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慈航道人必定是個高手,毕竟当初他就是靠着一人之力,将乱军赶出了中州。

反正无论如何,周乐都对慈航道人的身份抱有深深的怀疑,他提醒着自己,不要放松警惕。

然而实际上,慈航道人其实还没有将周乐这个炼筋武者纳入自己的视野。

......

成为了锦衣卫指挥同知,周乐以为自己的生活应该还会和从前差不多,或者可能会更清闲一些。

因为在大晋,一般下面具体办事的顶到镇抚使就差不多了。

再上面就是管人的官位了,并且哪怕是镇抚使除了周乐自己,一般有活也不会亲自去干。

而大晋锦衣卫系统中,指挥同知其实已经是实际上的最大一级,因为最上面的指挥使专为皇帝杨荣宁一人办事。

而周乐想的不错,刚刚成为锦衣卫指挥同知以后,他的事情确实少了很多。

并且,因为指挥同知这个官位的缘故,他还来到了中州。

就这样,直到四个月后。

“啊?我去监考?!”

周乐再想不到,自己在大晋有一天会要去监考。

这一次不是曾经那个武举,是真正给天下读书人的科举。

大晋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再进行过科举,当这个消息一公布时,整个天下都沸腾了。

毕竟,练武虽好,但穷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去练武呢?怕是还没有练成就得先饿死了。

而读书相对来说就更加轻松一些,相对来说。

穷文富武在大晋尤为明显,印纸章在这里并不昂贵,所以普通的书籍穷人也能够看的着。

当然,话是这么说,可由于这么多年都没有再举行过科举,大晋民间还能剩下多少读书人呢?

而之所以恢复科举,这也是杨荣宁的决定。

往日国家的运行全看世家的子弟,他们把持着官员的上升通道。

这就导致国家全部被世家架空,一旦他们联合,皇帝都没有一丁点办法。

如今,刚刚经历了战乱的大晋,尤其是南方,需要大量的官员,杨荣宁不放心将那些位置全部放给世家。

须知,那乱军的头领“盟主”,曾经可就是世家中的一份子!

谁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有哪个世家再来这么一出,想要颠覆自己杨家皇室的地位?

当然,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皇帝也不得不将官员的任命放给世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