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60(1 / 1)

京都,皇宫。

晴朗的天空在,偶尔飘过几多白云,一丝丝凉风穿过庭院,庭院中几棵高大茂盛的银杏树已经一片金黄,风一吹,如同下起黄金雪一般,铺满整个庭院。太后坐在屋檐下,看着飘落的银杏树,眼睛有些发红,人老了,也变得多情起来。

“回吧。”老太太吩咐一声,秋雨扶着太后,慢慢的朝着屋内走去,老太太一边走一边说“这丫头倒是继承了她老子的英雄好汉,才去一两年,就敢上战场杀人了。”秋雨呵呵笑着,老太太继续说道“皇帝的意思我懂,这丫头注定不平凡,将来要走的路也不平凡,皇帝一直有个心病,不知道这丫头有没有办法替他解决。”秋雨依旧没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太后说着。

“也好,他们宁家就这样,让这丫头去吧,小姑娘家家的,学的凶巴巴的,以后阿睿有的受,让他老子头疼去。”太后笑着,秋雨也笑了,道“太后还是心疼郡主。”老太太笑着坐下,道“皇宫里面,那个不是一条血路杀出来的,我老了,孩子们胡闹就胡闹吧,别闹到老婆子我这里就行,多大点儿事。”

“唉,说起来,宁家的女将军也不是只有这丫头一个,只是这一来,今年是回不来了,也没关系,今年才十三岁,早着呢。”太后说着,轻蔑的笑了笑“国舅家还是不满足啊,呵,想在宁丫头手里讨生活,也得要有本事,再多阴谋诡计,也敌不过拳头硬。”老太太说完,秋雨服侍着太后躺下午休,等太后睡着了,方才唤了两个宫女伺候着,自己也趁机休息休息。

九月初,皇帝的旨意终于来了,批复了小阳山招降一事,由定国公负责,城阳府协助,妥善安置归降的土匪,匪首田初阳和墨子非由长平郡主裁处,同时令定国公整顿城阳府及附近三州十二府的军务,命长平郡主为剿匪先锋,率安阳府宁家军,尽快扫平城阳府到大息边境一带的土匪,或招降,或剿杀,由长平郡主自行定夺。

宁静拿着圣旨,头很大,这放权放的太大了。自己上辈子和这辈子都没做过这么的大官儿,不过既然活儿来了,自己也不会推辞。宁长锋将肖战和谭晓留给她,自己带着南光明去整军去了。宁静终究还是不舍得把墨子西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放在身边,军中生活艰苦,最后在问过墨子非以后,派人将墨子西送去京都,交给母亲照顾。

宁静命人张贴告示,给各山寨半个月的时间考虑,投降不杀,继续占山为匪这,大军到时,定鸡犬不留。

墨子非和田初阳也没有闲着,去了几个平日比较相熟,也有意招降的山头,招降了七八个山头。这些归降的,没收不义之财,用于接济贫民,每人发放一定补给,并纳入当地户籍管理。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半个月后,宁静带着一只人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亲自去问候。

这个时候,墨子非的投名状就非常有用了。田初阳在小阳山附近多年,对于个山头都知道一些,加上后来招降的七八个山头,拼拼凑凑,对于余下的各个山头,掌握的还是很完善的。这期间,宁静又从这七八个山头中收了两个比较得力的土匪。

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宁静终于将城阳至大息之间数百里十几个山头的土匪悉数剿灭,某一次,宁静的大军行到一处村庄,正好碰见一伙山匪劫杀当地村民,宁静一马当先,砍了几个脑袋之后,剩下的七八个人这才想起来投降求饶,宁静看着他们手中的雪,不远处哭泣的妇儒,怒骂道“当初招降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投降,如今犯下此等大罪,却想求饶,你问问你身后那些被你欺辱的老弱妇孺,可愿饶你!”说完手起刀落,鲜血飞溅,染红了她的披风,宁静却连眼都不曾眨一下,冷笑道“去找阎王求饶吧,下辈子若是还敢为非作歹,落入我手中,也是一般结局。”

至此以后,宁静得了个外号“活阎王”!那些原本因为大息不稳定,逃出来又没有生路,想要落草为寇的,听见这个名字,也吓得不敢有这个想法。

宁静命人起草奏折,请朝廷将这些流民编入当地户籍,或者由官府出资,迁往周边人口比较稀少的州县,采取减税、免税,发放农具、耕牛、提供种子等等方式,妥善安置那些从大息逃过来的百姓。又经过一两个月的折腾,终于将这些流民安置妥当,也形成一定的规范流程。如此一来,自然就减少了流匪的出现,倒是让这一带变得十分的安宁。

消息传回京都,倒是得到了文武百官不少赞扬,对于这么一个有勇有谋,又有才能的郡主,未来的太子妃,在百官心中,自然也能做个好的贤内助,加上东平国本就有允许女子科考做官,这让百官对这位太子妃更加期待了。

太子李晟睿近半年来也跟着皇帝学习政务,谦谦有礼,皇帝命他行走六部,多学多看不多言。李晟睿也并没有辜负皇帝期许,每天上午跟在太傅读书,下午就会准时出现在六部,一坐就是半天,不懂的就问,无论对错,却从置可否。有时候遇上几个官员讨论某件事情争论不下的时候,他也只是笑着反问几句,若是能化解的就化解,不能化解的,自然就让他们在朝中慢慢争论,然后由陛下圣裁。

对于太子殿下的勤奋好学,文武百官比自家孩子高中状元还要高兴,毕竟这是未来要统领储君啊,储君是个明智的人,未来太子妃也是一个了得的人物,简直就是百官心中的绝配,也是百官期待和认可的。

皇帝看着儿子得力,想着自己虽然子嗣缘分浅薄,却有个得力的儿子继承自己的皇位,能不负祖宗基业,不负天下黎民百姓。

正所谓,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太子得到百官认可,倒是理所当然,可是宁静一臣子的女儿,小小的郡主,得到百官认可,就让某些人心中不甘。陛下亲口许诺,太后亲自送出的定亲礼物以及百官都认可的太子妃,这让欧阳萱气的险些将屋子里的东西全部砸完,如此一来,自己哪里还有机会,就算他日进了东宫,又如何敢轻易去动摇宁静的地位。

李晟睿努力的学习中,自然也有他的乐趣,宁静在剿匪空闲的时候,总能找到一些好东西送回来给他,好看又柔软的虎皮狐皮,文房四宝、机巧玩具,甚至还有腌制的腊味年货,虽然有些东西不值钱,但那是宁静的心意,每每收到东西,李晟睿总会偷着乐,好几次被皇帝看见,只能摇头取笑几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