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路的春天(1 / 2)

青春的故事总是穿插着风雨雷电,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自己世界里的勇者,我们披巾斩棘奔赴未来,却在未来到来的时候开始回忆,所以有人说人类是回忆的动物,即使是平凡小卒也会有长篇大论的描述曾经自己的辉煌战绩,哪怕那些故事只是属于他自己的兵荒马乱。

每个城市的夜晚都有着各自的着色,BJ的工体是火红的,KTV,酒吧比比皆是青春的身影;上海的黄浦江畔是金色的,辉煌,璀璨,岸边流动的不仅仅是俺拉,侬晓得海派方言,更多的是五湖四海的乡音;深圳的罗湖口岸是蓝色的,匆匆忙忙的身影从几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到年迈古稀迈着碎步从香港过深圳来的老者,仿佛那首东方之珠幽兰的光芒遥映着维多利亚港璀璨灯火。这些流动的青春人,怀揣着对生活的向往,从全国各个地方涌入这些超级城市,在不同的行业从渺小中不停生长,酒杯交错编织着生存的人脉,或许烂醉如泥,或许欢声笑语,或许寻找着代驾摩的,或许勾肩搭背着却不知彼此是谁.......

我是柯科,从一个北方小城市的大学,毕业选择了做一名北漂,随着那些人才交流会的脚步一猛子扎到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哐啷哐啷响的火车在凌晨把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扔进了北漂的大军,即使行李袋上的轮子和BJ站广场上的石头地面亲密接触得有些不情愿,发出嘶啦嘶啦的声音,在我听来也是自由在呼唤着奔跑的快乐。现在是凌晨3点半,地铁要5点多才有第一班,广场上稀稀落落的大叔小婶举着塑料壳壳的小牌牌不停的问“住宿吗?”“打车嘛?”“就近,就在前门”.......该是安静的夜,却如此嘈杂。

BJ,我来了,我爱BJ天安门!可是天安门在哪呢?我带着一丝丝抵达目的地的兴奋,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哼唱着天安门,握在手里的地图,看着那被画着长长的一条圆珠笔线连着不知道多远的地名“苹果园”那个地方应该长满苹果树吧?或者曾经长满?距离紫禁城很远吗?嗯,应该远吧。终于拖着一袋子行李的我踉跄地坐在了地铁站口的台阶上,灰色的拉网前地铁锁着硕大的门,一块银色牌子上赫然写着开放时间:5:40--XXX,现在4点,我坐下歇会吧,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行李袋上,牛仔裤的毛边也配合着京都的晨风翘着边的抖擞着。

‘地铁口不能坐卧停留啊’一个穿着制服的人走过来对着我的方向说,

“我坐在我自己的包上,也没卧啊,我等地铁开门呢”我心里嘟囔着,那个穿制服的人并没有继续看我,只是嘴里不断的重复着那句话“地铁口不能坐卧停留”缓步走着,他回头看看周边坐在台阶上的人群,有的人开始动了动,那边枕着巨大编织袋包的人被身边人推了推,接二连三的还有几个横七竖八坐卧的人缓缓地变换了姿态,伴随着穿着制服人的脚步,仿佛一片死水渐渐起了涟漪,渐渐逐个站起。坐卧在台阶上的人,慢慢地在地铁口开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包小裹的人群渐渐变成一条人龙。当BJ站的大钟默默的把指针指向了五点四十,哐噹一声网门徐徐拉开,人龙开始蠕动,一下子涌往地铁台阶下,甚至还有人小跑着,不一会售票窗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灯光昏黄,脚步声人声,行李拖拽声,回荡在地铁的走廊里,水磨石的台阶上隐隐的泛着绿色,地铁站台上呼啸的风迎合着车厢轮子与铁轨的和声,兴高采烈的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原来地铁和火车不一样啊,是红白相间的,不是绿皮的.......

经过了很久忘记了多少站,有些站名真的是有趣,古城,八角,公主坟,万寿路,八宝山,还有那个需要下台阶换乘的复兴门,形容词调料甚至人生归宿都有了:)我终于站在了苹果园的地铁站口,早上的地铁口在好多个绿色防护栏围成的通道里站了无数的人,男女老少密密麻麻,这个世界的人是不是都到这里来坐地铁了,摩的大哥和小面包客车交错的呼喊着“香山,红旗村马上走了,有大座哈!”“两块一位,两块,两块!”

问了几个中巴售票员,根据他们的指点我终于乘上了开往BJ的第一个目的地的大座到达了三层小白楼英语培训学校。历时三个月的培训也的确打开我英语学习的大门,托福和雅思的成绩都有所提高,不知不觉的时光在各种招聘广告和美签申请的路途中来来回回地消失了,临行前爸爸给的生活费存折数字越来越少,工作的消息是BB机上一个个回拨后又杳无音讯的电话,也许等待的欢喜远大于石沉大海的面试结果,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事经理,进过各种高楼大厦的写字楼,也去过中关村里喧嚣的玻璃柜台,也走过红砖老房的商务间,最后在亚运村的一栋院楼里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苹果园看不到苹果树,生活依然要继续。为了心里那个念想一定要活着等到那一天,机缘巧合在一所大学墙外找到一间筒子楼的格子间,铺上我简单的被褥,挂上大学带回来的白窗帘,遮挡住只有三分之一面积的灰土玻璃窗户;给床头灯安上灯泡,夹在铁架床的床头;这些是我在这个城市唯一的陪伴了。每天清晨在一片薄雾中踏上拥挤的公交车,又会在傍晚没有夕阳的路灯下回到住处,开始了两点一线的北漂生活。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其实北漂的生活只是漂泊的开始,

清晨的BJ是灰色的,走出我宿舍楼的大门就是一条长长的环线路,每天24小时的车水马龙,特别是冬天,车辆的大灯穿过尘霾与高大的路灯交映着粉刷出淡金色的路面,空气虽然冷冷的,但在它钻入鼻孔的瞬间会指引我找到最近的早餐,对,就是公车站旁的人行道边,一排排的早餐车----深吸一口仔细辨别,嗯,上一个成品是加了葱花的:)没有叫卖声,只有不算短的队伍,大家自觉的保持着队形,一个接一个的报着“加根火腿肠,要薄脆不要油条”“加个蛋,不要辣”“俩鸡蛋”......各式各样的需求,早餐车有的是木框架的,有的是金属架的,外面罩着塑料布,基本上一个小车的主要炉具就是煎饼锅,每位摊主手里拿着一把好似竹蜻蜓一样的小竹耙子,一勺面糊摊上铁板锅,小竹耙子飞快的旋转出一张薄饼,小鸡蛋一铺,铁铲刀一铲边,嘶啦一翻面,秘制酱汁甜辣酱腐乳火腿肠香菜小葱花,薄脆伴随铲刀落下传来清脆地咔咔声,伴着锅边的白气夹在土黄色的两边开口纸兜套上塑料袋,一套煎饼果子得嘞!边吃边等车遥遥地看见387路呼啸而来的时候赶紧把吃了一半的煎饼果子放在包里。在老老少少的推搡下,伴随售票员的呼和着报站名,一边还喊着“往后走,刚上车的往后走......”35分钟的车程漫长的仿佛过年,车厢里嗖嗖的冷风也吹不散拥挤那种“人味”终于熬到站,下了车,我深吸一口大BJ灰蒙蒙的空气,快步向公司奔去。

刚刚八点公司里其他人还没到,只能在门外等着。两扇玻璃门到影里是走廊上的灯光,亮闪闪的,我抱着书包靠在墙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最早来开门的沈姐是公司的会计,他看见我微笑着点了一下头,我立刻笑脸相迎的走过去:沈姐好!拉住打开的门后看着沈姐头也不回的径直走向他的办公室。来到自己的座位开机上网把那些从公司总部发过来的email收集下来,今天总共48封,看着标题把他们分文别类,有的转发给销售,有的转发给老板办公室。对,我是公司前台。今天是周五要汇总打卡记录给财务,周五是个快乐的词汇,因为连着两天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因为这两天会有大洋彼岸的人打来电话,每周一次的通话时间弥足珍贵,一周的期盼终于到了!生命就是一个期盼的实现之后再开始下一次的期盼,不是循环也是循环。

“小柯,把这个复印12份,下午会议要用”“小柯,这个月的会议室使用情况总结汇总给行政”“林总要订阅的资料发你邮箱了”“会展的易拉宝加定2个5号的时候要用”.......各种杂事的堆积让我没有时间过于沉浸于思念,忙忙碌碌的就到了中午。午餐时间是一个打工人的快乐时光,办公室附近的美食街远比大厦楼下的食堂招人喜欢,至少可以出去享受一下雾霾里的阳光,和相熟的同事聊聊天,12点一过我和我的饭搭子就赶紧跑到美食街的烧鸭店去排队了,今天的烧鸭一如既往的好,油滋滋的鸭皮绊着红彤彤的烧腊汁闪烁成一缕魔咒召唤着我去大快朵颐。

“每次我都觉得烧鸭不够吃”我边吃边和饭搭子小凡吐槽道

“哈哈哈,你要是到了我们广东你就知道这个根本不算好吃,地道的烧鸭还是广州的好,皮脆肉肥,梅子酱甜酸,一口皮肉一点酱那才是人间美味。”

小凡是个很娟秀的女生,为了他的男朋友从遥远的广东飘来了BJ,那个男生是个北方人两人是大学同学,在离这里不远的晨曦集团作网管,和大多北漂的情侣一样现在租住在公司附近的地下室,打算攒够了首付就买房结婚。所以每每午餐时间几乎是都要路过报摊买一份精品购物指南,

“你知道吗?我到了BJ我才知道原来报纸也可以做得跟时尚杂志一样有绚丽的铜版纸,各种穿搭的文章,各种资讯商场促销,房产版,教育版....这么厚的一沓。每次看到这些铜版纸我都会想“如果还是小时候,可以包很多书皮吧。”小时候上学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开学前的包书皮了,爸爸会从单位拿回来六张特别大淡蓝色的图纸给我们包书皮,因为纸张有限只有正式课的教科书才能包上,一些辅助课的课本就没这个待遇了。爸妈会在每本书上写好课本和我的名字,上学第一天拿出课本看到爸妈的字迹,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欢喜。”

“你爸妈还会给你包书皮,我从小就没包过,我买这个报纸只是想看上面的房产信息,晚上回家我和鼓鼓一起研究一下我们的房子会在哪里”

你们现在想好了在哪里买吗?

“还没,在BJ所谓东富西贵,二环里无论有没有新房我也买不起,三环也是一样,属于我们这些新新外地人,只可能是三环外考虑了,正在修四环呢应该可以考虑,只是上班太远了,还是得有一辆车。要是地铁能修到四环就好了。”

我抬头看着小凡说:“美女你这房产经想的真好,你俩存的钱够吗?”

“虽然房子总价很贵,我俩真没有那么多,不过现在有一个方法叫房贷,我只要付了首付就好了。月供慢慢还呗,找一套我俩能承担得起的应该不难”

“首付?要多少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