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张罗(2 / 2)

  崔筠摇摇头,说:“先去找杜媪试试,不能事事仰仗张副将。”

  她担忧跟张棹歌之间的往来越频繁以后牵扯越深,每一次往来就像一根线,交织的线多了,她们之间的关系就趋于一团乱麻,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

  崔筠去找杜媪,果不其然碰壁了。

  杜媪冷眼看她解决了那些难题,在得知她竟然把所有地税都交了后,便明白了她的心思,于是果断让人回南阳县跟崔元峰打小报告。

  “没想到七娘竟如此防备我们,我们可是她的亲族呐!”

  崔元峰的妻子韦燕娘对崔筠的离心之举表示痛心。

  崔元峰面色沉沉,却并未说什么。

  其次子崔铎面上尤为不忿:“她怎么能如此忘恩负义?要不是我们出面,她那些田产早就落入旁人手里了。”

  一旁的妻子王翊撇撇嘴,说:“依我看,她就是闲的。等她嫁了人,心思都在相夫教子上面,就不会整日念着那些田地了。”

  “你总说她会懂我们的良苦用心,你看,帮她帮出仇来了吧!”韦燕娘忍不住埋怨崔元峰。

  崔元峰这才开口:“够了,她失了双亲,这几年过的又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心中不安,想要点资产傍身也是人之常情。你们是她的伯娘、兄嫂,要对她多多包容。”

  顿了下,又说:“新妇方才提醒了我,她已经十七岁,前不久又除了孝,这终身大事不能再耽搁,也该为她相看人家了。”

  第13章 张罗

  崔筠没有双亲,说媒之事便落到了亲族长辈的头上。

  崔元峰不认为自己替她张罗婚事有什么不妥之处,旁人也只会认为他这个伯父当的尽心尽力,不会觉得他这是在多管闲事。

  他让妻子韦燕娘挑了几个门当户对的人选,再派人去知会崔筠一声,看这里面有没有她中意的人家。若是看上了,那婚事就可以早日定下来。

  崔筠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女子十二三岁就可以嫁人,她因为战乱又遭逢父母亡故守了三年孝而拖延至今。

  如今孝期已过,这婚配之事自然就会被人提上议程。

  她知道,崔元峰是在提醒她迟早要嫁人,崔家的家业不应该由她这个即将成为外姓之人的女子继承,劝她放弃挣扎。

  “小娘子。”看到面无血色的崔筠,夕岚和朝烟心疼极了。

  崔筠面无表情地将崔元峰让人送来的几份草帖摊开,对她们说:“你们也来看一看。”

  二人凑过去,这第一份就是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襄阳支系的世家子弟韦兆的草帖,他也是崔元峰妻子韦燕娘的侄子、长媳韦氏的幼弟。今年二十有二。虽是襄阳人,但年少时起便在长安、东都洛阳一带游学。

  第二份草帖是襄阳富族王氏子弟王贺骋的,他是崔元峰二儿媳王翊的弟弟,今年刚及弱冠。虽然出身不如韦兆,可家产颇多,与崔筠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