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隐忧38(1 / 2)

李承寤听到这些心中想的就更多一些,冯进宝的父亲应该是开元年间下诏召募丁壮为长征健儿,允许携家带口,并分配以田地房屋,以便久住的那一批。这些被称为“官健”的健儿代替了原来轮番戊守的府兵,大多来源于无产业者,往往世袭,父传子,兄传弟,世代为兵。久而久之,成为一股特殊势力。

从冯进宝父子的经历来看,他们从军所得,无论是实际的赏赐还是勋转,其实都更依赖于藩镇节度,和过去的府兵比起来,他们这些军人发展到后来,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这从冯进宝父子身上,已经初见端倪。

实际上,在安禄山手底下的兵,此刻恐怕已经是如此了,不然安禄山何必如此卖力地为手下的士卒邀赏。

想到这里李承寤不禁脊背发寒,如今天下之兵,各边镇所占十之八九,各镇的兵士都是这种情况的话,那简直太可怕了,也不知道李隆基是哪里来的自信,李承寤不禁腹诽。

不过转念又一想,这其中隐忧,他李承寤固然洞若观火,但当今天下也并非没有有识之士,而河北三镇的情况的确特殊了一些,在当下,在天宝十年,恐怕连安禄山自己也没有料到自己会起兵造反,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吧。

过去各地的折冲府,大半都在关中,很明显地是个拱卫京师的态势,府兵制崩坏之后,当今圣上一手造成了如今以募兵而分置十镇节度的局面,从而彻底地变成了外实内虚。

按说这原本也没什么错,军人嘛,总还是以防御外敌,开疆拓土为主,本朝承平日久,国内哪有什么需要大动干戈的地方?大唐立国已一百五十余年,当今圣上登基也已四十余年,青年时也曾意气风发,励精图治,遂成千秋未有之盛世,如今年事已高,虽然稍有弛惰,仍不失为威服四海的明主。

所以直到此时此刻,就连李承寤也说不出当今圣上,这位传奇的皇帝陛下有什么大错。而安禄山为什么要反,直到现在也是扑朔迷离,史书上写的那些原因,李承寤是不信的,朝廷中的那些种种恩恩怨怨,他一个胡人掺和得着吗?

他这边一时走神想了这许多,处月见他愣在那儿发呆,忍不住拿手指戳了他两下,还给他使眼色,那意思冯进宝身世这么凄凉,你名义上也是做上司的,怎么也该出言安抚几句。

李承寤这才回过神来,对冯进宝说道:“既然如此,你有没有想过回中原?你既然已经孤身一人,又总是有军功在身的,想回去的话,找都护府中的长官活动一下,安置到哪个州县的衙门当差应该还是可行的,安西虽好,与中国之地的繁华相比,却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也不是没想过,卫将军似乎还和我提起过这事,说是有机会找人帮我安排。但一来总不好麻烦上官帮我做事,这些话只能听听而已,二来就算真的能回去,我也心无所依,老家的亲戚从我父亲还在时就断了联系,淮南老家对我来说只是异乡。我一个在龟兹长大的,你要是让我回长安,想想都觉得惶恐,所以还是算了吧。”

李承寤低头想了想,忽然问道:“那你想去长安看看吗?我是说,这一趟就跟着我们一起回去,我在龟兹交了这次的差事之后,紧跟着就要带处月一起回长安了,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在高仙芝那里总算还能说上句话,这点小事想必他不会为难我。至于回长安之后做何营生,这个你大可放心,我的背景你也知道,在长安城总还是能办些小事的,你要是愿意跟着我,别的不敢说,我保你一个衣食无忧总还是没问题的,日后前程如何,那要看你我造化,但总好过你在安西苦熬吧。”

冯进宝听他这番话说得认真,倒是有些意外。这明显是有笼络的意思了,冯进宝对这位年纪比他小很多的贵胄印象还不错,但以他的性格,也并没有攀附的意思,这几日来相处得不错,也更多是意气相投而已,这一下对方明确提出要带他回长安,冯进宝意识到这不是每天都会有的机会,要不要抓住,此时必须慎重地做个决定了。

处月在一旁也有些吃惊,不过很快也就劝说冯进宝:“这样也好,我离开长安时还年幼,这次回去想必也没什么故交了,你也一起的话,总算多一个熟人。别的你无需担心,只要安西都护府肯放你回去,随便怎么样也不至于混得比你现在还差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