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婚宴(2)(1 / 2)

(PS:谢谢各位读者大大们的观看。幻想求个推荐票,求个收藏。打包剩菜,拒绝浪费粮食,从我们做起,给下一代做出好的榜样。)

(【悯农】{作者: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村的这种情况,不是说农民就都是彪悍的村夫,而是为了活命,为了活的更好,就必须得争,这可不是农村的人不讲理。

比如说,上游有村子把水源给堵住了,就想让自己多点水用。

但下游村子没了水,难道这个时候去上游村子依靠一张嘴去说通?

这种情况光用嘴去说,是说不通的,别人又不傻,你一张嘴,别人就把水给放掉了。

好,有人又说了,可以报案啊。

是,是可以报案让衙门的人来处理。

但完全没鸟用,衙门的人来了,上游村子把水一放,这事情了解了吧。

可衙门的人刚回城,这边上游村子又把水源给堵住了。

这可真是拿他们没办法,再找衙门的人来,然后又是一样的操作。

这种事情又不犯法,衙门也没办法抓人,然后就僵住了。

最终两个村子只能来一场男人之间的热血混战,打赢的说了算,打输的乖乖听话。

基本上每年都要这么来一次,农村的人都习惯了。

而且上游村子也不是完全不给下游村子活路,是上游村子先把水用够了,这才会放水下去。

这也是干旱的时候这么干,平时多水的时候,还都是很和谐的。

....

班车在一群人围观之下,到了新郎的家门口。

新娘被新郎背着进了家门。

其实有阳当市也有另外一个习俗,是新娘被公公背着进家门。

这种公公背着儿媳妇进家门,是代表着家庭和睦,以后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美满的意思,并没有什么别的,只是好多人曲解了其中的含义。

这习俗和闹洞房,其实都是先前商量好之后在做的,不是突然就这么干的,要不然新婚夫妻一方不愿意,岂不是破坏了两口子的感情。

“新人行礼..”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八十年代的人还是很含蓄的,农村结婚基本都是遵循传统婚礼,新郎和新娘子都是穿着大红色婚服,进行传统礼仪。

双方父母都坐在堂上最高的地方,拜高堂的时候,新娘和新郎都要给双方父母敬茶。

会说话的父母,还会嘱咐新婚夫妇以后好好过日子,相敬如宾,早点生个孩子。

这也就是八几年了,已经恢复了传统婚礼,往前几年,新娘带回来给父母敬茶,一家人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吃个饭,然后就完事了,可不会大摆宴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