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好戏上演(2 / 2)

“挨千刀的,早不死晚不死偏赶到这个时候死……哎哟,这个裙子是怎么回事儿!”

“我帮你弄,快快快!”伶人擦干道具上的茶水又帮着舞姬们把裙带系上,抱怨道:“哎呀这个词儿咋这么多呢,就这么会儿功夫,怎么背呀!”

这时,执事跑了进来,呼喝道:“快开始了,准备登台!”

教习急忙推了一把身旁的小婢女,催促道:“快去羽娘那儿问问,戏写到哪儿了,把她写完的赶紧拿来!”

小婢女连连点头,一溜小碎步跑进了内院更深处的僻静地。

戏场内院,厢房内。

白衣人端坐在榻上,一手执笔,一手执棋。

黑色的墨迹,白色的棋子。

白衣人看也没看,随手便把棋子落在一处。

“这么随便吗?”身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调侃道。

白衣人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无奈道:“这棋让我来下,无论棋子落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声音平静,听不出一丝喜怒。

过了半晌,白衣人眼中突然浮现出一丝犹豫,一丝不忍,手下笔锋一顿,纸上霎时洇出一团墨迹。

老者张了张嘴,却不知要说些什么。

白衣人提笔,继续写下去。这些戏文已经在脑海里写过了千万遍,下笔不该有丝毫的犹豫。

厢房内没了动静。

下一刻,门外响起了动静,婢女的声音很轻,生怕碍着羽娘的思路,她俯身跪坐在门口,小声问道:“羽娘,教习让我来问问,可有写完的戏词……”

戏神楼,二楼天字号。

这是戏神楼看戏绝佳的位置,也是最大的一间雅间。

武惠妃坐在天子身侧,内侍监高力士带着三五内侍跪坐在旁,善技者们围在周围,时不常陪着天子说话解闷儿。

千牛卫大将军带领数位千牛卫士随侍左右。

之后便是按照官职排序,最前排是三位宰相,他们身后是一众穿着常服袍衫的郎官们,谁靠近右边的张相和裴相,还是谁靠近左边的李相,乍一看,便是泾渭分明。

天子近臣平日都忙于公务,鲜少有机会来到这种消遣看戏的地方,早听闻芥弥有个戏神楼,但是今日还是第一次得见,一个一个就像那第一次进城的农户一般,东瞅瞅西看看,看什么都觉得十分新鲜。

其中以贺老头儿最为显眼,他东张西望了半天,看到了跪坐在最后排角落里的王维,便又蹭了过去。

王维这一次并不像上次那样热情地给贺知章腾出地方,他左右看了看,身体未动,为难道:“贺老,我这里没地方了,看戏也看不清楚,您还是往前……”

谁知那个贺老头儿还未等他说完,便硬是挤了过来,身子一瘫就倒在了王维怀里。

王维:“……”

跪坐在王维身旁的都是些低阶郎官,他们可惹不起工部侍郎。一看贺老头儿这架势,再一盘算他这岁数,怕不是要讹人吧,郎官们都急忙往旁边挪了挪,这一下子,原本拥挤的地方瞬间便宽绰了不少,贺老头儿心满意足地瘫着,拿起酒樽喝起酒来。

王维:“……”

再外围又是一排站岗的千牛卫士,把这天字号雅间围成铁桶一般。

等候的间隙,武惠妃见舞姬送来的糕饼十分精致特别,觉得有趣,便捡了两块品尝。

“这糕饼味道倒是十分不错,三郎尝尝。”

武惠妃捻起一块糕饼递到天子嘴边,天子吃了一口,道:“嗯,这味道确实特别。你若是喜欢,咱们就把这糕饼师傅带回长安去。”天子不以为然道。

舞姬一听,在旁解释说,这是戏楼执事提前好几天在芥弥县一家很有名的糕饼坊预订的,价格昂贵,寻常人是吃不起的,就连戏神楼也只供给雅间贵客食用。这个想法早就有长安城来的贵客提过,可那家糕饼坊是祖传的,老师傅安土重迁,不肯挪窝。

“原来是祖传的手艺,怪不得能做出这样好吃的糕饼,只可惜回到长安就吃不到了。”武惠妃怅然道。

“这有何难,以后你想吃这个糕饼的时候,我就让人千里加急送到长安去。”

武惠妃欣喜非常,谢过天子。

“锵、锵、锵”,锣响三声——

辰正,好戏上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