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恩情22(1 / 2)

当提着礼品拜访到龙奶奶家里的时候,又让小路落泪了。

龙奶奶被儿子儿媳妇弃置在楼房后面的猪栏里,根本就不准老人跨进楼房的大门,只能从楼房旁边绕进猪屋。由于政策不让养猪,农民的猪圈都废弃,都拆除了,低矮潮湿的猪屋,窗户都没有,夏天闷热,冬天湿冷,这样的环境不知道老人是如何呆到今天的?

龙奶奶半坐半躺的煨在床头,半天才听清楚眼前的人是小路:

“是麓儿回来了?你在外面怎么在搞啊?我经常念叨你,作孽(指命苦)的娃儿呦……如今我老婆子也比你好不到哪里去,唉,快要死了,又还不死。”

小路没有接话,还在被眼前奶奶的遭遇哽咽着,他将四盒老年礼品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

屋里放一张床之后只剩下巴掌大的空间了,这巴掌大点的地方还堆着各种各样的杂物,站人的地方都没有,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熏得小梅不敢近前,站在离门几米远处望着屋里。

小路只好将礼品放在床上,其实床上也好不到哪去,老人已经形如枯蒿,头发凌乱,满是皱褶与凹陷的脸上,只剩苍白与呆滞。她眼睛也不好使了,动作迟缓,就是一副死神附体的模样。龙奶奶知道那是礼品:

“哎呀,买这么多东西搞么子啰,你那么作孽,又冇得钱,挣钱难呢,你能来看我就领当不起了!”

“妑妑(指奶奶),我就是想你了才回来的,那时候只有您对我最好了!给我饭吃,给我洗衣服,洗被子,嘱咐我不要和同学争吵……是您给了我永生难忘的温暖,您的恩情我时刻牢记着,没想到您那么健康硬朗的人,才五六年,就变成这样了!”

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引得龙奶奶呜咽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擦拭眼泪:

“娃儿……咳……咳……难得你还会想我,唉……我冇得孙子,唯一的孙女还那么小,不知道我上辈子造了么子孽啊?摊上了这样的儿子儿媳妇……咳……咳……我一直把你当亲孙子呢……”

“妑妑,你住到我家里去,这个猪屋真的不能再住了!好人都会住出病来,何况您都七十岁了。”

“娃儿,咳咳……我也想住到你屋里,”说到这里,龙奶奶压低声音“可是那个恶婆娘不让啊。”

“为什么呢?”

龙奶奶凄然的笑了一下,平复了情绪,才小声回答:

“她要脸呐!你想想,我又不是孤老婆子,咳……我有儿子,住到别人的屋里,旁人会怎么想?肯定是儿子儿媳妇赶出去的吧?她怕人戳脊梁骨!”

“妑妑,我有办法了!今天晚就让山叔叔把您安排好。”

小路又俯在龙奶奶耳边说:

“妑妑,我在外面发了一点小财,我这就去和您儿子山叔叔说,让他帮您治病,费用我出。您只管安心养病,其他的都不用管。这是一万块钱的现金,你收好,谁都不给,想吃么子就去买,花完了给我打电话,我再给您,电话号码夹在钱里面,我走了哈!”

不等龙奶奶回应,小路便离开了。龙奶奶慌忙用发抖的手揭开盖在她双腿上的被子,颤颤巍巍地想下床,可是小路已经不见了。

华山叔叔是龙奶奶的独子。他在外面对每个人都特别友好,在外面的口碑颇佳,唯独对自己的母亲不好。就算他想对母亲好,也不敢,惧内。

山叔叔是癞头,癞成什么样子?没人看到过。因为他一年四季都戴着帽子,把头上护佑得比下体还紧实,大热天汗流浃背也不会将帽子取下来,久而久之头上便习惯了,不戴还会感冒。有缺败的人,能找到一个老婆就谢天谢地了,惧内就很正常。

结婚多年后,媳妇的肚子一直不见动静,也不知道是谁的问题,都不愿意去医院,都害怕是自己的问题,干脆就这样拖着。公公婆婆比儿子还着急,父母总是向着儿子的,不管是不是儿子的问题,矛头只对着儿媳妇扎刺,对着门口悠闲走过去的母鸡指桑骂槐:

“能吃能喝,就是不下蛋,气死人了,看到你就闹心。”

公公婆婆求人要了无数治疗不孕的偏方,满屋子充满了中草药的气味,一碗又一碗黑汤又苦又冲,喝得儿媳妇将怨言变成了怨恨。直到公公发急病猝然去世,也没有等来关于孙子的好消息。

儿媳妇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颐指气使,还得将所有的委屈默默承受下来,她何曾受过这种窝囊气?

后来和村里妇人们因琐事争吵,外人也拿这事嘲讽,她认为是家里人不尊重自己,所以外人才敢欺我!她便做出了一件对农村人来说可谓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一个明月皎洁,温馨静谧的夜晚,儿媳妇将一个野男人约到自己房间,那时候她们家还是砖木结构的老平房,中间是堂屋,两边是住人的厢房。男人先是敲窗,然后儿媳妇去开大门,抽门栓的时候,应该是惊醒了龙奶奶,老人们大多数都睡眠差,晚上根本就睡不着,每到夜晚他们一个个像兔子般的警觉。

龙奶奶也没有在意,更不会多想,因为平日里儿媳妇还是一个很正经的女人。

直到从那边房间里传来男人压抑的低沉喘息,又到忘乎所以后的说话声,才感到事情不妙。

儿子去长江堤坝上防汛去了,每年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抽调男劳力去轮流巡查。

龙奶奶的血压一下子飚升到一百八十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