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1)

思荫的逐步施压让羿痕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尽管知道幕后还存有一个或许还会继续插手的不明存在,但羿痕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跨越五百年的统治者的尊严不许他就这么轻易垮掉。毕竟自己此刻的实力也不是能够被轻视的。在除掉了贝雨之后,羿痕不但没有收手,而是直接向思荫宣战了!

这个时代要如何进行一场战争呢?尽管思荫跟羿痕两方都势同水火,除了思荫手下的那几个激进分子外,在这个年代,谁敢去参与一场真正的战争呢?可分歧似乎又只有战争才能解决。于是,出于保障基本人身安全的考虑,羿痕提议就像曾经的那些政策会议一样,将战争也放在虚境之内进行好了。思荫开头有些不放心,毕竟虚境是个可以暗中做手脚的环境,而且也长期在艺涩的掌控之下,如何能够在虚境之中定胜负呢?前不久,贝雨还因前往虚境而身死,现在自己还能再去?

当羿痕派人将几十页的虚境战争规则说明送到思荫面前时,思荫觉得他是认真的了。规则说明里列清了战争场景的选择,人数跟道具的选择,公证人的选择,实体肉身的保管原则等等。几十条规则读完之后,让思荫感觉这些规则把羿痕有做手脚的可能都排除了,就连他周围的那些帮手也被做了严格限定,似乎羿痕就是想跟思荫来场公平公开的较量。思荫知道,自己尽管折腾得很起劲,但真实实力相对而言还是差得远,那些表面向着自己的很大一部分人随时都会转向。如果羿痕愿意用这种方式,给出一个公平较量的机会,自己不该退缩,也不该错过。于是,他应战了。

思荫在没有任何人的陪同跟保护下,直接去了羿痕的庄园。两个可说是几百年的仇人单独见了面,没人知道他们互相说了些什么,只知道他们共同确认好了虚境战争的具体细节。十几分钟后,思荫就离开了。战争将在三天后进行,两人各自率领一方虚拟的人马直接对阵。而社会各界的诸多知名人士也能进入到此虚拟场景中,以观察者的方式进行现场公证。

三天之后,思荫在虚境之中,身着十九世纪初期的英国贵族戎装登场了。他的虚拟身份是韦尔斯利,也就是英国的威灵顿公爵。而羿痕的身份则是刚刚从厄尔巴岛潜逃出来,东山再起的法国皇帝——科西嘉人拿破仑。虚拟的场景自然是滑铁卢。此时进入到这个场景的人,不但包含了政界要人,诸多的学者、名人、商界精英等等也都云集于此。然云、闻秋、息月、炉言、冷灼、傲达、艺涩、果里也自然都在其中。他们在极远处的高空俯视着整个战场,既是观察者,也是见证者。这些人自从进到虚境内,情绪就立刻变得明显低落起来。大家都清楚,最近各种突发事件接连发生,都快忘掉那个让整个虚境笼罩在极端消极情绪下的高阶意识体了。此刻,每个人都立刻明白了深陷其中的危险。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难受似乎又慢慢减弱,最后也就习惯了。

战斗的前半段跟历史的真实发生相差无几。这些相关的细节二人早已熟知。一些既定的客观条件没有给他们多少可以自由发挥,以偏离历史事实较远的机会。战斗打响前的大雨,让整个圣约翰山满是泥泞。英军在古堡乌古蒙果园内的拼死抵抗让拿破仑重新集结的部队初次受挫。从中午开始,战事渐渐起了变化。当战况进入到一个颇为混乱的状态时,整个战场成了一种惊心动魄的奇观。一身朱红,配着白色肩章的英国士兵,几乎全黑的布伦瑞克士兵,头戴椭圆皮帽的日耳曼族汉诺威骑兵,披着方格衣的苏格兰士兵,跟绑着白色长绑腿的法国羽林军交相辉映。那场景,可说是一幅幅生动的油画。

到了下午四点,英军开始出现了松动的迹象。拿破仑觉得威灵顿准备退却了。此时的拿破仑自然知道当年那个真实拿破仑的结局,也知道那条横在山坡之上难以发觉的深沟。在准备发起冲锋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安排。那条深沟本是一条连接两个村子的窄路,可在有些地段成了坑道。隐藏在山坡的小丘包之中,对于厮杀在这里的士兵来说,极其凶险。真实的拿破仑在战斗的准备过程中有留意过这一带,但他确实没有发现此条不露痕迹的凹道。某些地形的落差让他产生了警惕。于是,他特意问了一个叫拉科斯特的向导,问他前面是否存在障碍。那个向导回答说没有。于是,历史中拿破仑的大崩溃就由此引发。

此时的拿破仑则在铁骑军开始冲锋前,安排好了负责身背各种可用来填坑的杂物的两队步兵。他们只要先冲过去,迅速填出两条三四米宽,可让铁骑军一冲而过的窄道即可。拿破仑的命运也将由此改变。发起进攻的时机似乎渐渐逼近,对面退却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应该不是诱敌行为,而是真正的退却。皇帝对自己的直觉很自信。可是他此时的直觉似乎也察觉到了还缺点什么。究竟是什么呢?他想了一下,没能找到答案。这个直觉中缺少的因素,是重要,还是不重要,都有可能。但是抓紧战机是最重要的。于是,这个敢将皇冠抢过来给自己戴上的皇帝果断地发出了冲锋的命令。那些准备多时的步兵已赶在铁骑军的前头,冲到了暗沟前面,熟练且顺利地填出了两条可让骑兵通过的临时过道来。而且宽度也足够。拿破仑远远地望着这些为自己的帝国奋勇向前的老兵们,心满意足。铁骑军已经冲到了临时填出的过道前。关键的一击就要落到对面山坡的十几个步兵方阵上了。此刻拿破仑心里又闪过了那个缺失的未知物,心中一凛。但冲锋已经开始,没有任何回头的机会了。

铁骑军一共是三千五百多人,个个高头大马,头戴铁盔,身披铁甲,威风凛凛。此外还有一千多人的羽林军狙击队和长矛队跟在他们后面随时应援。勇猛无双的元帅内伊率领着他们冲过了深沟。这时,军乐队奏响了《我们要保卫帝国》,铁甲骑兵们势不可挡地冲到了英军的方阵前。屠刀已经举起!法军此刻的优势明显远超历史中的真实。铁骑军一鼓作气冲毁了英军十三个方阵中的十一个。威灵顿还在往后收缩。拿破仑已经盘算好了,此刻的形势已经完全向自己倾斜。再稍等片刻,铁骑军将战果继续扩大后,就是总攻的时候了。到时必然能将对方彻底击溃,根本用不上再担心其它的了。拿破仑正在观赏铁甲骑兵们英雄般的表演之时,那些铺设临时过道的士兵们也在抓紧时间继续扩建过道,为即将发动的总攻做好准备。一切顺利有序。

是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了!拿破仑发出了总攻的命令。军乐队也换了曲子。于是,除了由少量跟随拿破仑多年的老兵组成的近卫军外,其它的几乎所有步兵跟骑兵都漫山遍野地向高地发起了攻击。开花炮不分敌我地持续轰鸣,场面触目惊心!当两军主力已经开始短兵相接时,拿破仑在弥漫的硝烟中隐约看到了一片蓝。那是普鲁士军服的颜色!他再熟悉不过了。那么……难道布吕歇尔已经赶到了?!!!皇帝此刻似乎想起了他不久前察觉到的那个缺失的因素。是了,按正常的情节发展,那个叫拉科斯特的向导应该要被我叫过来问话才对,可怎么没有来呢?而此刻,本来应该在几个小时之后才能赶到的布吕歇尔所帅的普鲁士军队怎么就已经到了呢?这里少了一个,那里又多了一个。这里面……

此时,英军不但没有继续后退,竟然也发出了总攻的信号。布吕歇尔亲自率领齐坦骑兵往山坡下冲锋。这时拿破仑才发现,对方的兵力其实明显超过了自己,而且大部分人马在己方总攻之时正以逸待劳。英军全线反攻,向前猛扑,法军大受创伤,形势陡变。此刻,羽林军自知离死不远,高呼皇帝万岁,奋力搏杀。冲得最早的铁甲骑士们已经不剩多少,仅存的也零散疲惫,只能勉强自保。步兵方阵一个接一个地开始散乱。崩溃的趋势开始扩散。尽管如此,但在这片浩大的屠宰场的每个角落,都有士兵为了他们的皇帝而坚持着。那忘乎生命,只为荣誉而战的场面着实感人,也骇人!

拿破仑终归还是败了。也就是说羿痕败了。他不清楚为何布吕歇尔会提早几个小时赶到,也不知道为何那个向导没有来见自己。虚拟场景的初始设定都是提前在各方监督下按历史原貌公平拟定的,到底是整场战争中哪个环节触发了这些变化呢?他想不明白。尽管他知道所谓的蝴蝶效应,但不可能有什么因素能够影响到远离战场的布吕歇尔,还有他那片蓝色的普鲁士军队。

正当回到庄园内的羿痕在为自己的战争彻底失败而怨怒交加之时,年轻的海肃王也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内。他的贴身男仆接过他的外套,开始给他安排沐浴。沐浴完毕后,海肃王准备休息去了。这位男仆最后轻轻地问了一声:今天的向导当得如何?

海肃王笑了笑回道:还算顺利。

男仆又道:真没想到您这次的决心这么大。

海肃王道:我也曾帮过他许多次,这回该帮他还债了。也许现在还债还来得及。你说呢?

男仆回道:应该来得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