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偶遇47(2 / 2)

下酒菜也是各式各样,一小把蚕豆、几粒花生、一碟小咸菜......

一进东安市场北门,左手边有一家小店“豫康东”,门脸很小就一间房,不过进深很长,老板姓刘。

这家店让王德明印象深刻的原因有两个:店主刘振远很瘦,而他老婆和儿子都是大胖子。

他老婆很和善,永远都搬个凳子坐在门口不动弹,遇到老顾客来东安市场,就是不去他家买东西也热情的打招呼;

他儿子刘凤鸣则在店里面忙活,一张大圆脸仿佛一直带着笑,但无论是穿着马褂还是中山装,他领口还有肚子上的扣子仿佛都要崩开来......

还有一个原因,这家店竟然经营很多进口香烟!

比方说:美帝的红光、骆驼牌;还有成桶的三五、三九;此外还有进口雪茄、烟斗和外国烟丝......

王德明姐夫的骆驼牌香烟就是在这家店买的,王德明之前放学的时候,偶尔骑自行车拐个弯过来帮着买。

“德明同学,这个点吃了么?”

豫康东老板娘圆乎乎的挥手,带着河南的口音。

“还没呢,去五芳斋吃碗面。”

“嗐,五芳斋的大排面是真好吃!”

“可不是......”

北门的右手边就是一栋四层高的楼,是东安市场最高的一座临街建筑。

楼下一层叫“稻香春(不是稻香村)”,经营南味糕点和食品,从蜜饯干果到肉食在内的南方各种小吃,一应俱全,比如:广东的伊府面、龙虱(用油浸着)、平湖的糟蛋、福建的肉松、江南的水磨年糕......

楼上就是森隆饭庄,二楼是西餐部,十分讲究,休息室有几张很大的牛皮沙发;三楼是中餐部,也是江南风味的。不过西餐做的实在太差了......

无论是稻香春还是森隆饭店,都是一个老板,就叫张森隆。

沿着东安市场内的头道街一路向东,就是一排的饭馆了,第一家就是清真馆子“东来顺”,接下来是湘菜馆子“奇珍阁”、粤菜馆子“东亚楼”,再就是淮扬馆子“五芳斋”。

五芳斋楼下就是卖各种面食的:鳝丝面、虾仁面、大排面、肥肠面、罗汉上素面和各种糕团,楼上就是正经的淮扬炒菜了。

王德明跟常老头在沸沸扬扬的一楼,各要了一碗素面,吃完出门往北走不远,就是吉祥戏院。

“当当!啊哈!三月艳阳天,牧牛到村边,野花红又妍......”热场是马连良侄子马崇年的《小放牛》。

一个牧童正在放牛,邻村的小姑娘路过二人相见,对唱歌舞,互表爱慕之意而别。

之后才是谭富英的上场,先来了一段《捉放曹》赢得满堂彩......

中间又穿插了其他的京剧演员,最后的一场剧目是《四郎探母》,整晚戏院的高潮。

只是中间转场的时候,常老头吧唧吧唧嘴,满心的惆怅:“可惜不是跟雪艳琴配的那场啊......”

王德明听出来常老头话里有话,立马递上梯子问道:哦,常大爷,怎么说?”

“那是民国20年,哦,算公历的话是1931年,谭富英和雪艳琴俩人,一个是顶尖的须生(老生),一个是顶尖的坤角(旦角)。”

“一起合拍了一部戏曲电影,就是《四郎探母》。”

“真好啊,那时候在吉祥戏院放的时候,场场爆满......”

“可惜再也听不懂雪艳琴的戏了......”

“怎么?”刚问了个开头,最新的一折《坐宫》上场了。

当谭富英那一嗓子:叫小番......

唱出来的时候,坐在第一排官座的王德明,直接打了一个激灵......卧槽,这调,比左手指月高多了好么?

“站住!”

“不许动!”

王德明一个激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