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巡检36(1 / 2)

王德明刚刚走进服装店,就被一位正在屋里收集针头线脑和碎布片,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半大小伙子过来热情跟他打招呼,是印常荣老板的大儿子,印嘉佑。

“都收割好了!看我这手心里的茧子,可把我累坏了,好在亩产比去年又多了十几斤,快270斤了,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王德明嘴上回复着,摊开手心给他看手掌磨的茧子,一边将手里装着奶酪和奶皮子的纸袋子递过去:“过来路过东安市场,顺便买了些奶酪,给你弟弟妹妹们吃。”

“嘉佑,印叔没在店里么?”

“嗐,你说你都进城了还受那个累干嘛?你学习又好,又不缺手艺!”印嘉佑将扫帚夹到胯下,接过来纸袋子一看,立刻咧开了嘴巴:“哈哈,“丰盛公”的。嘿,德明,你干嘛这么客气呢?”

“我说,你还真不继续读书,准备去做中医大夫啦?我要有你的脑子,高低也得去大学里转转,这毕业了腰杆子都比别人硬啊!”

“我爸区里开会去了,之前不是卖了一座宅子捐了么?说是表彰会。”

“德明,还是你舒服,兜里有钱可以自己去吃喝,”印嘉佑不客气的从纸袋里掏出一块奶酪就扔嘴里,同时还嘟囔着:“哪像我?偶尔就给我几块钱的零花钱,还不是每次要都给。”

王德明双手一摊,略带了一丝无奈:“那你也学着做服装啊?”

“怎么修缝纫机我也教你了,只不过印叔是为了补贴我,才一直让我来修,我读书缺钱还要养老娘,也就厚着脸皮收着了。”

“你不一样啊!”

王德明指了指服装店里忙碌的人们:“你要是真缺钱,要么就直接店里接点零活,要么就跟着印叔学做服装呗?”

华茂女子服装店的规模,按现在来看就是个小作坊,占地倒蛮大的,是一个大的二进四合院,如意门、硬山脊,灰墙黑瓦。

店里有几十台缝纫机,并且还有几十位男女职工,分别在不同的房间内,泾渭分明的忙活着。

年轻的男性基本上都是印常荣的徒弟,有出师的,也有没出师的。

印老板对徒弟们非常不错,没出师的每个月也给基本的工资,足够生活;出师的呢,接来的活,挣的钱基本上都是五五开。

而女性,基本上年龄都是四十岁开外的,是印常荣的家属还有徒弟们的家属,也有少量因为活太忙,而请过来专门做零工的熟人街坊,按件计费,比如钉扣子啊,缝收口之类的。

但是,就这样的规模,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首屈一指了,印常荣因此还是东单区的人大代表和京城服装同业行会的会长。

“印叔,说了什么时候回来了么?”王德明一边随口问着,一边开始仔细的检查每台缝纫机的运行情况。

缝纫机的构造很简单:机架、台板和机头三部分,通过脚底踏板的上下踩动驱动连杆做上下运动,让机架上的曲轴呈匀速圆周运动,从而带动下带轮上的皮带,通过皮带将动力传输到机头的曲轴上。

机头就有点复杂了,是缝纫机的核心部位:引线、勾线、挑线、送布和绕线......

王德明不断的每台缝纫机巡检,不时的会出言打断正在工作的职工,调整缝纫机,比如更换机针、旋松梭心簧螺钉、重新调整差动机构、旋松压脚调压螺钉等......

每次做调整的时候,还会继续给印嘉佑做详细的指点,一点也不保留,就算是边上的职工或听或记,也是如此。

虽然王德明嘴上说的客气,印常荣老板是为了照顾他才让他继续做缝纫机设备的巡检的,一个月还开给他25块钱。

但是自从他接手了这份工作以后,华茂服装店的缝纫机就再也没出过毛病,每次他都能提前发现缝纫机的潜在故障,及时的进行修理或调整。

这样就让服装店基本上没有因为缝纫机故障而导致的废布料,能来服装店做衣服的,可都是好布料,要么是呢料,要么是丝绸等,每损失一块布料,那就是几块甚至是十几块钱没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