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办事29(2 / 2)

“这大骨头和瘦肉哪有多少油水,这不是浪费钱么?”

“那这个猪蹄?”

秦大妈冲着东屋抬高了声音,“不要说我不照顾儿媳妇,这两个猪蹄可是我跟着老阎家的求回来的,说为了给儿媳妇补身子,好下奶......”

秦家大嫂抱着孩子从屋里出来,眼角闪过一丝喜色,依旧的低眉顺眼,“谢谢妈。”

......

“妈,谢谢您,您今儿可是受委屈了......”

王德明蹲在灶口一边添柴,跟着干妈烧大灶继续熬大骨头和鸡架吊汤,眼里满是歉意。

王淑琴重新往大锅里添水,加姜块和大葱段,还有两个八角,等大锅开了,又细心的撇去浮沫,又加了点盐和糖,盖上锅盖后对着儿子慈祥的笑了笑:“德明,这算什么受委屈?”

“你忘了妈常跟您讲的了?”

“这人呐,要心里有数。平日里吃点小亏不算什么,尤其是在自己真正得利的时候,更要让自己吃点小亏,最后要皆大欢喜。”

“小便宜千万不要占,你惦记人家的小便宜,人家惦记你压箱底的东西呢!”

“你看小茹的父母不就是么?就为了点小便宜就害的女儿连出嫁都不能风风光光的。”

“还有,你在京城里看过没有?有多少旗人的穷苦人家,一直留女儿到20多岁,不到29岁都不给找人家,就是为了要让闺女多在家干几年活赚钱......”

晚上,说是就两家一起吃顿饭,但是王淑琴还是将村里面沾亲带故的亲戚,还有村干部请来作陪,这些个人情往来,她可从来不会忽略......尤其是还有其他考量的时候......

也没搭棚子,就在堂屋里和院里的房门前摆了两桌,从村里的亲戚家借来的桌凳和锅碗瓢盆,妇人们一起打下手,大厨是王德明。

菜色硬到很多村里人都没见过:里脊肉做的糖醋里脊、梅花肉和一点肥肉做的四喜丸子还有木须肉、红烧鸡块土豆、西红柿白菜、焖豆角,骨头汤......

这六菜一汤,让来参加的宴席的村里人“啧啧”称奇。

这乡下办事情,一锅猪肉炖菜那就已经是相当有牌面了。

看看人家王淑琴,本来两个儿子跑了之后,就一个女儿还嫁到了城里,只能一个人孤苦伶仃在村里过日子。

嘿,结果人家认了个逃荒过来的干儿子,直接给上了户口不说,还掏心掏肺的。

结果你看看,人家这干儿子短短几年就这个出息啊!

今年家里就盖起了砖瓦房不说,就这顿算是婚宴吧?不要说十里八村了,就算上整个乡里都是拔份了吧?

等王德明赶着驴车,将秦家一家人接过来之后,王淑琴直接把秦淮茹拉进了屋里,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桌,每样菜都特意留了一份,然后才开始张罗坐席的大家伙喝酒吃菜。

还不经意的介绍桌上的菜,连带着夸奖一边敬酒的王德明:“这菜啊,可不是我做的,我也不会做,都是我儿子德明做的。”

“这道菜,是鲁菜的一道“糖醋里脊”,特意选用的猪里脊。嗯,外酥里嫩,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也正合咱们今天的喜庆日子......”

“还有这道,是鲁菜里的“四喜丸子”,代表着福、禄、寿、喜,用的是梅花肉和一点肥肉,用猪大骨和鸡骨吊出来的高汤,混着和的馅,也正合咱们今天的喜庆!”

“嗯,这道是“木樨肉”,用的梅花肉和鸡蛋、黄瓜、木耳......”

“这菜里啊,可都加了高汤,诸位亲朋都好好尝尝。”

听着王淑琴这么一讲,村里人还好,纷纷的没口子的夸赞王德明,真多才多艺,那筷子使得如同是刀光剑影......

而坐在娘家席的秦家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看向了秦大妈,感情人家不是乱花钱啊?合着是太会花钱了好不好......

就这一桌子菜,整个村子里之前有多少人能吃过?不要说吃过,看过的可能都没有啊......

人家王德明也太聪明了吧?怎么还有这么一手的手艺?就是在京城里做厨子,也能过的特别好了吧?

不过菜色太好也不是好事儿,打来的几斤散酒都没怎么喝,菜就被一扫而空,也就早早的散席。

临了,王淑琴还给一人给包了几块糖。

村里人离开的时候还三三两两的低声私语:别人家办喜宴还能赚钱,嘿,王淑琴给干儿子办喜宴,得把多年来剩的那一点家底都给用上了吧?

之前她两个亲儿子成亲的时候,她都没给这么办过的啊,虽然场面大,可荤腥就一个猪肉烩白菜......

这可不一定,她那两个儿子带着媳妇儿跑的时候,还不得把家底儿都带上啊?

不过,最起码是这几年攒的钱,还有女儿给补贴的都用光了。

嘿,要不怎么说王淑琴会笼络人呢......你看看,她这干儿子比亲儿子都孝顺......

直接盖新房子,又娶个媳妇过来伺候,人家就等着享福了......

嗐,还真是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