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另一种技术路线63(1 / 2)

在参观完鹞式战斗机和滑跃式起飞跑道后,考察团根据指引终于来到了这次展会的重头戏展位面前。

按理来说这样的重量级产品应该是第一个参观的,但是所有的考察团成员都知道,这款飞机太过先进,参与合作研制的英国、德国、意大利三国都还没有正式装备服役,国内根本没机会引进。

这里说的飞机就是现在被翻译为旋风,后世翻译成狂风的那款战斗机。

这款战斗机是北约组织专门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思想而研制的,主要执行截击和攻击等常规作战任务。

在当时华夏同样面临着来自战略轰炸机的强大威胁,所以这样的截击机非常适合华夏的需求。

当然在这个时间点上,美国也有一款正在服役中的类似战斗机F14。相对于狂风战斗机来说,那架飞机的性能甚至更好。

但是在这个时间点,如果说狂风战斗机几乎没机会引进,那么F14就简直可以说是完全没机会引进。

因为现在华美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大型计算机之类的民用商品引进都需要总统的特批,并且还要严格限制用途,这种纯粹的军事装备就属于完全不可能了。

当然这个时期也挺暧昧的,虽说美国那边严格限制了,但是没有那边的默许,西欧这边也不可能出售军事装备。

在围绕着地面做静态展示的风战斗机反反复复看了几圈过后,考察团的众位大佬才恋恋不舍地转到了其它展位。

在参观的过程当中,他们还看了美洲虎攻击机。这款由英法两国联合开发的双发多用途攻击战斗机正是西飞那边的轰七方案和张红旗提出的高级教练机方案的原型机。

这两款方案计划中都采用了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只不过两款飞机一个采用了双发,一个采用了单发。

除开这些,其他参观的飞机就杂七杂八了,这里就暂时不做赘述。

到他们回到住处,尹裕光才帮众人问出在参观展会时就想问出的问题。

“张红旗同志,你之前说航母不是必需品,可以用替代方案来代替,请问你所谓的替代方案是什么?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张红旗在说的时候就已经肯定会有人询问自己这个问题,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心中早有腹稿。

“我的替代方案就是直接开发我们在南海的海岛和岛礁,在那里直接修建机场。

这种方案相对于航母来说,建造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都相对要低得多,并且还不存在技术上面的障碍。

当然更主要的是,我们国家现在不像欧美国家有着众多的海外利益需要维护,对于像航母这种可以随时移动的大型航空平台的需求实际上并不强烈。

所以在技术有限,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更现实一点,暂时把航母梦放一放。

当然暂时放一放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前期的理论研究我们还是可以搞的。

等到我们造船技术更成熟,对于航母的实际需求更强烈的时候,我们再来考虑也并不迟。”

张红旗来自于那个制造军舰如同下饺子般的后世,因此对于航母这种大杀器而言虽然看重,但是并不觉得有多么必需。

他的理念是东西制造出来就是要拿来用的,按照这个时间点华夏海军的远洋保障能力来说,就算航母制造出来又有什么用?

一艘只能在近海展示存在的航母,远远不如水泥修建的机场来得实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