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好买卖(1 / 2)

动起来的百姓越来越多,几乎都是向县大队那边移动,连一个到游击队这边都都没有。

顺子扯了扯赵义的衣袖催促,“哥。”

“不急。”赵义不动如山,冷眼看着。

围观的百姓群众都是意动,最后几个坐在地上的也都起身,向县大队那边迈开了步子。

排成两列的县大队成员,挑衅的看着两人,就凭你们两个人的游击队想和县大队比?做梦!

顺子圆睁猴眼,一个个狠狠瞪回去。

杜国富叼着用自家种的烟叶卷的纸烟,略有得意。

这些年的群众工作没白做,都知道跟着谁才能打鬼子,不是刚出茅庐的愣头青能比的。

“小兄弟,群众们的意愿都很明显,我看你们游击队还是去别的地方招人吧。”

精神面貌好、长得俊有什么用,要想招人,就得实打实。

粮和枪,这才是群众最关心的东西,杜国富对群众的想法一清二楚。

赵义没说话,两只手拨开衣襟,往后腰上一探。

再伸出来时,左右手上各握着一柄驳壳枪,其中一柄系着红绸,随风飘摆。

杜国富的烟停在嘴上,不动了,眼睛僵住发愣落在赵义手上,不停的眨眼。

顺子嘿嘿一笑,也从腰上拔出两把驳壳枪来,炫耀似的转动手腕,招的县大队队员纷纷转目。

煞有其事的吹了吹枪口。

“洋鬼子的盒子炮,十发装弹匣满。”

县大队成员眼里的挑衅一下消失不见,扭头直直看着。

直到顺子话响起,才知道自己没发昏,眼里涌现羡慕和嫉妒。

县大队总共也就不到十杆枪,还都是长家伙,就连队长杜国富都没能弄一把短枪。

只有八路军队伍里的首长才有资格配一把盒子炮。

游击队两个人,竟然就有四把盒子炮!

盒子炮威力大、射速快,还便于携带,往腰里一别,衣裳一盖,谁也看不出来,比老套筒和大抬杠好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手拿梭镖长矛的县大队成员不着痕迹的侧了侧身,把手里的家伙什藏起来。

骄傲挺起的胸膛也没了先前的气势,一个个都蔫儿了。

杜国富看着四把锃光瓦亮的驳壳枪,不禁吞了吞口水,夹着烟的手指都有点哆嗦,眼里的得意消失殆尽。

“赵队长,你这是...”

赵义咧嘴一笑,朗声说道。

“加入游击队,人手一把盒子炮,子弹管够!”

刚走了两步的百姓,脚步立即停下,全部转身看向赵义。

齐刷刷的盯着漆黑冰冷的驳壳枪。

有几个心急的,已经开始拨开人群往前挤。

他们没打过鬼子,可也隐隐知道,短家伙要比长家伙稀罕。

队伍里背长枪的是大头兵,拿短枪的可都是官儿!

看着百姓们的转变,赵义心里高兴。

游击队的事,成了!

至于他刚才应承下来的枪和子弹,当然不是瞎说。

才仅仅打了一次埋伏,毙了两个汉奸,就到手了三把盒子炮、三十发子弹。

找机会多打几次埋伏,给游击队人人弄来一把枪,不是问题。

还有张大米在便衣队里收集消息、传递情报,搞枪更简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