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四大家与天赋&弄... 449(2 / 2)

同时,清音书房里的书,也允许三个小女孩进去随便看,穗穗和鱼鱼不感兴趣,香秀却看得格外仔细,有些药名里带的生僻字,她还会自己翻字典查出来,然后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顾妈妈看在眼里,“音音你说香秀这孩子,看不出来倒是对中医这么感兴趣,她爷爷的天赋没传给她爸,倒是传给了她?”

清音不置可否,兴趣只是第一任老师,以后她能不能在兴趣的带领下走上这条路还真不好说。

倒是英子帮忙买的两个牌子的雪花膏,清音仔细做过对比,日本牌子确实是很普通的雪花膏,主要成分就是硬脂酸、碱和香精,春秀也不过如此,但程文日化产的雪花膏,清音闻着有好几种中草药的气味,仔细甄别之后至少应该有黄芪、党参和白芷。

这是她的经验能甄别出来的有限,要是让积年老药师或许还能闻出更多,但清音又不是想破解他们厂的保密配方,没去多此一举。

光这三样就足以证明她的推测是正确的,罗程文就是将来那位大名鼎鼎的助力春秀走上巅峰的工程师。

***

等嘟嘟能满地跑的时候,春季学期也开学了,而在清音的调理下,香秀痛经的毛病好了大半,剩下可以不用药物干预了,慢慢的饮食调理加上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行。

清音帮着看过几次,发现脉象渐好,就连贫血都纠正到正常范围,她就开始忙批发市场的事了。

一期工程进行到现在,主体已经完工,接下来就是内部装修这样的细活,她去看了几次,效果十分满意,就开始跟苏小曼商量招商的事。

批发市场就像一个大型菜市场,不是建好放在那里就行,还得有药商进去开店,进去租档口才行。

苏小曼本来打算的是把档口卖掉一部分回本,但清音不赞成。

“现在卖一个也没多少钱,将,批发市场还是全权掌握在咱们自己手中最好。”

她俩在原本各自的领域里都是能独当一面,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不喜欢受制于人,这话苏小曼爱听,“行,听你的。”

“招商的事,我已经在各大汽车站、火车站,以及医院附近的马路边打上广告,这段时间陆陆续续也有人来咨询,目前登记在册的有意向的商户大概占了档口的20%左右。”

还是不够啊,即使这些意向商户最后全都来了,那也还有80%的空置率,这可是要亏本的。

清音想了想,“这样,除了这些常人能想到的药商出没的地方,咱们往远处的山里走走,看有没有小的个体户愿意来,只要愿意来的,咱们头三年都给点租金优惠,幅度你看着办,只要把这些金凤凰引来,三年到期他们要走也不怕。”

“他们下的蛋已经留在批发市场里面了。”

虽然苏小曼的比喻有点简单粗暴,但事实就是如此,清音也笑起来,“我问问东北长白山那边,有没有药商愿意过来。”

她跟刘丽云的七舅姥爷偶尔还有联系,当年负责联络他们这批跑山人的人,正好就是刘丽云老公的堂弟,当年初中毕业之后没工作,又不想在老家乖乖种地,听说刘丽云在找这么一个“联络人”,他就自告奋勇去干了,听说这几年托着清音的关系在长白山一带混得不错,身边应该有认识一些人脉。

俩人商量一会儿,决定除了东北那边,还要再抽空去书城市周边种药、收药的地方看看。

***

而姚大嫂仿佛被人点了死穴,自从搬走后清音再也没见过她,只是偶尔建民和菊香会送点东西过来,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已经是最好了,什么米面粮油应季水果之类的。

顾安全拒绝了。

他明明白白告诉姚建民,自己当时收留他们,是看在跟他们父亲朋友一场,他想让他走得安心些。但他们的未来,不是他这个顾叔叔的责任,姚医生虽然去世了,但单位不会不管他们,国家更不会不管。

前提是,姚建民要能把家撑起来,而不是由着他妈胡作非为。

至于姚医生真正的去世原因和身份,按照规定还不到公开的时候,他不能说,他们也不知道。

而姚大嫂,还是那个逢人便数落姚医生沾花惹草负心汉的,行走的负能量发射器,据说姚建民已经在想法子把她送回老家了。

倒是姚莉莉那边,顾安帮忙联系了学校,姚建民领到工资后,春季学期就把她送进学校。小姑娘自尊心强,不愿意从三年级读起,直接插班去了五年级,为了跟上进度,每天都非常努力,天不亮就起床背书。

清音听过一耳朵也就过了,进入四月份后,天气回暖明显,山上的花儿开了,草也绿了,几家人相约带孩子出门玩一趟。

不过,地点选的有点远,居然是城北区再往北的利州市的山区。

孩子们欢呼雀跃,就差把车顶掀翻,清音被吵得耳朵疼,就不跟孩子们一辆车,去了英子那边。俩人看着这条崎岖难行的泥土路,都有点感慨万千。“上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兰花男人出头七。”

兰花的男人最终还是油尽灯枯去世了,只不过有清音给的药,勉强多活了几个月,最后走的时候也没那么痛苦,而兰花的遗津病也算痊愈了,俩人算是有过一段甜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