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猪瘟配方 63(2 / 2)

还有那五条大黄鱼,到底被哪个天杀的偷了!

林素芬愁得整夜整夜失眠,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却不知道她的亲亲闺女却正在跟她看不上的破落户蜜里调油,要是知道……嘿嘿,又要吐血。

***

因为林莉被清音鼓动得心热,最近几天开始,她倒是一反常态,厂里有啥会,只要通知到医务室,她都去开。

大家一开始都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咋一直装死的医务室开始有活人了?

一来二去参加的多了,她发现也不是所有会议都毫无意义,其中很多涉及到厂里发展的重大策略和讨论,她虽然没发言权,都听一听,也是有好处的。

她听完,回。

于是,清音间接的,也知道了厂里最近在忙什么,有什么重大决策,甚至还能知道市委革委会那边有什么重大工作和变动,这些都是她一个穿书者所欠缺的。

她学过近现代史,知道国家接下来几十年的历史走向和重大历史事件,可书城市一个小城市里面的事,她却是不知道的。

“最近啊,厂里要搞什么冶钢技术革新,听说是打算从京市请个什么专家来,上下都在忙这件事。”

“什么冶钢专家?”

“我也是听后勤主任说的,说那位专家啊,原本是京市人,前几年最早倒霉的一批,先是去了五七干校,听说他冥顽不灵,不服改造,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人家这种掌握技术的专家,慢慢又开始受重视咯。”

清音听着,怎么感觉有点耳熟,什么专家,什么劳改农场,她应该是在原书中瞟过一眼,但小说太长了,有些情节她是挑着看的,实在想不起是什么事了。

她也不纠结,想不起就暂时不想,刚好门口也有人等着,以为是来看病的,林莉就起身离开。

那人四十来岁年纪,从工作服来看,不是厂里职工。

林莉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眼,“咦,你是哪个厂的?”

来人很客气,“同志你好,我叫孟友德,是市第六制药厂的研发主任。”

制药厂的来钢厂卫生室干嘛?林莉虽然奇怪,但自己作为医务室的负责人,还是得出面接待,“你好,来这边坐吧。”

孟友德却是看着清音,“我主要是来找贵单位的清医生。”

清音也走过无论是原主还是自己,都跟什么制药厂没关系啊,“你好,我就是清音,你找我什么事?”

孟友德伸手跟她握住,“冒昧来访,打扰清医生了,你不认识我,但你可能跟家父刚见过面。”

清音更是一头雾水,自己没见过姓孟的老头啊。

林莉见好像跟卫生室无关,也就识趣的离开,孟友德这才说起前几天在小西村的事。

原来,她的父亲老孟,就是那天的老专家之一,当时清音忙着给猪看病,也没注意听介绍,所以并不知道有这么个人。而老孟因为心怀愧疚,回家就跟儿子说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小孟主任听来那天的事哪是什么“闹剧”,分明就是有乾坤!

“首先,我先对那天家父对您的轻视而道歉,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他老人家也是中医出身,后句话,他很抱歉。”

清音压根就没注意有这么一号人物的存在,别人不为自己说话也正常,“过去的事就不提了,不知道孟主任今天来是……”不会专门为了道歉吧。

“因家父略懂中医,他早些年也常用中药给动物看病,但效果不尽如人意,那天看过清医生所开的方子,回去之后家父一夜未眠,一直在说高明,所以我今天是专程来请教清医生。”

清音点点头,果然还是遇到懂行的了。

是的,她嘴上说开个清热解毒凉血的方子,可实际上,那样的方子老孟专家也能开,甚至任何一个学过中医的人都能开出十几首来,可他们开的却没用。

清音的有用,不是她运气好,也不是她有什么新奇脑洞,是因为她参照了《刘氏万病回春录》里的一个病案。

当年,刘御医在宫中行走,曾为一位宠妃的波斯猫看过病,那只小猫的症状就跟小西村的猪瘟一模一样,虽然不一定是猪瘟,但中医疗法里,除了对因治疗,还有一个对症治疗,拿不准病因的时候,可以从相同的症状入手。

清音靠着爷爷教的传统中医知识,加上回春录里的特殊案例,开出来的方子表面看还是一个普通的清热方,但效果却来得更快!

这就是老孟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孟友德见她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还有种成竹在胸的自信,心里竖起大拇指,自己来对了。

这个小姑娘,难怪能碾压一群老专家,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没有任何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决心,守着常规疗法就能称之为专家,却不知道时代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