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332(2 / 2)

也是因为这几个人本身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出身,他们其实是出生儒家,在儒家里头呢,算是谷梁一派的,嗯,也比较倾向于鲁儒那边,事实上,鲁儒那边也有很多派系,孔子那么多的弟子,颜子的后人算是一个派系,还有什么曾子,子贡之类的,总之其实是很多的。

如果说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过多年的演变,事实上儒家最终是鲁儒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的话,如今的鲁儒呢,其实很悲催。

刘邦不喜欢儒家,因此朝堂上儒家出身的官员非常少,一般呢,就是在太学做博士,还有就是当初跟着叔孙通制定礼仪的那些人,如今也是在太仆,太常之类同样需要讲究一定礼仪规制的部门里头任职。他们这一次呢,也不过就是想要投机,毕竟,以前的时候,刘邦讨厌儒家,已经讨厌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所以呢,他们这些人只能缩手缩脚,不敢出头。

甚至,鲁儒呢,当年还干出了给项羽戴孝的事情,着实将刘邦恶心了一把,刘邦虽说没明说,但是如今呢,朝堂上就算是真的是鲁儒,也得打着儒家其他学派的旗号入仕。

这几个投机分子呢,在儒家里头,还是有一些身份地位的,要不然也混不到如今的地位,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不过就是想着,这事哪怕是失败了,也不过就是祸及自身,不会连累到其他人。等到以后,太后跟皇帝之间冲突变得明显起来之后,皇帝就会想到他们这些人的好处了。

哪知道,刘盈的确不是什么喜欢搞株连的人,将他们处置了也就算了,舒云呢,却并不打算纵容这种行为,要是什么事情,只需要揣摩帝王的心思,就能够身居高位,那么,还要做实事的人干什么!大家都去投机,都去搞党争好了!

党争这种事情本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呢,党争需要变成一种良性竞争,大家比能力,比政绩,而不是比谁能够摸准皇帝的心思,谁能够站在胜利者的那一方。

朝堂上光是这些想着各种斗争,不去干实事的人,那还有什么希望。

所以舒云一出手,直接就将他们打入了泥潭。

这些人呢,在齐鲁那些地方,本来也就算是官僚地主阶级了,家有恒产,日子过得不错,要不然呢,也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如今绝了他们五代之内三族的出仕之路,那么问题就大发了。

以后他们的子孙读书习武也是无用,他们乃至他们的亲戚都不再有可能结到什么靠谱的姻亲,只能在下层选择婚姻,如此一来,家族成员的质量自然会逐年下降,五代之后,起码是百年的时间了。百年时间,放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都足够一个国家从开始走向灭亡了,何况是一个寻常的家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