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309(2 / 2)

除了刘喜之外,刘邦的另外一项安排,就是韩王信了,韩王信其实也叫韩信,只是为了不跟韩信混淆起来,干脆大家都叫他韩王信了!他呢,是韩国襄王的孙子,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张良的主君,当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景从,韩王信呢就是在那个时候,跟着张良,率兵恢复了韩国故地,然后呢就被封为韩王。

之后呢,他又因为张良的缘故,一直坚定地站在刘邦这边,因此,等到刘邦得了天下,他这个韩王的含金量就更高了,刘邦为了抵御匈奴的威胁,将韩国的封地增加了不少,毕竟想要人卖力,自然得给人足够的好处才行。

问题是,刘邦忽略了韩王信的能力,说实话,韩国宗室当年是真的不怎么样,好不容易出了个韩非,还是正统的王族,都不能用,被秦国那边捡了个便宜。

韩王信呢,本身也算不上有多少才干,他根本就是一路躺赢过来的。

韩国的王族,当初在被灭国之后,大多数都不得不被迁到咸阳,而韩王信呢,那时候只是庶出,因而得以逃过一劫,之后呢,张良一直在为复国而努力,等到有了机会之后,张良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找到了故国的君王之后,也就是韩王信,先辅助他打下了韩国,然后呢,才给刘邦效力。 韩王信呢,之后也没怎么经受过项羽的威胁,谁让项羽为了避免锦衣夜行,衣锦还乡了呢,韩国跟楚国压根没什么接壤的地方,当年三家分晋,韩国最后捞到的地方最小,也最靠近秦国,因此,那些年的时候,被秦国坑得最严重的差不多就是韩国了。

距离关中近,那就意味着,韩王信压根不可能去投靠项羽,他这边只要流露出一点意思,关中这边的大军就能先反手将他干掉,因此,他不管是出于对张良的信任,还是迫于实际情况,都只能站在刘邦这边。

因此呢,等到后来,论功行赏了,韩王信就算是捡着了最大的一块蛋糕,他的封国一下子变大了许多,这也意味着,当匈奴人占据了草原之后,他的封国直接就与匈奴接壤了。

韩王信心里发虚啊,他手里头就那么多兵马,麾下也没几个能征善战的,那些善战的兵马当初都派出去支援刘邦了,后来连同将领都被封了侯,自然不会再返回韩国来了。

因此,韩王信无奈之下,只得三番五次地派人去跟匈奴议和!这也是韩国的老把戏了,当初他们为了避免秦国三五不时地攻打自己,也是比较坚定的议和派。没办法,其他的国家之所以愿意联手攻打秦国,是因为他们跟秦国比较远,几乎没什么接壤的地方,可是韩国那真的是首当其冲。因此,割让土地城池什么的,韩国那边一直是最频繁的。

如今呢,不过就是故技重施而已!比起秦国来,韩王信觉得匈奴人其实更好对付,人家对于中原的土地没那么感兴趣,因为匈奴人根本不会耕种,他们只会放牧。所以呢,韩王信便拿着丝绸还有粮食之类的礼物,去找匈奴人议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