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277(1 / 2)

人总是越老越怕死的,在年轻的时候,他们为了部族的存亡,甚至可以主动将自己奉献给所谓的天神,但是年纪大了之后,他们只想要好好活着。

而在汉室这里,如果他们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价值,他们只能作为最没用的奴隶,去那些劳动最为繁重的工地上做苦力。事实上,程不识俘获的那一批匈奴人,里头不少青壮就被送去修建水利,修建直道,甚至是挖矿去了。对于本国的劳工,那些监工们还算是客气一点,对于这些战俘,还是跟汉室有着血海深仇的战俘,自然是往死里使唤了。

当然,这里头有技术的匈奴人早就先一步被挑出来了,去帮着少府养马,照顾牲畜,制作奶酪,而这些匈奴年老的贵族呢,又没有多少权力,匈奴那边也不肯掏钱赎他们,甚至军臣还直接表示,这些没用的家伙,如果还有对匈奴的忠心的话,就该直接自尽。

问题是,能好好活着,谁乐意死了!尤其,在汉朝这边,只要他们配合,日子过得比在龙城还舒坦。

龙城苦寒,能够分配给他们这些老人的粮食衣服什么的,自然都不可能是什么好的,他们也就是勉强维持体面而已,而到了大汉这边呢,这些人既然有足够的利用价值,那么,大汉给予的待遇还是可以的,无论是饮食,还是起居,都参照了大汉这边士人的水准,除了没有自由之外,他们享受到的东西可多多了。

因此,哪怕是为了保持自己如今的待遇,甚至是提升自己的待遇,他们也都是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样子。

鸿胪寺里头精于匈奴话的人都被挑了出来,充当翻译,每日从这些人口中将匈奴人的情况都拼凑了出来,甚至连草原上的地图,都被拼凑了出来。

可以说,与以前相比,汉室对匈奴人的了解已经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也判断出了匈奴大致有多少人口,控制了多大的范围,然后,一帮原本就是好战分子的公卿列侯们,一个个眼珠子都红了。

以前的时候,匈奴一般就是自称控弦四十万,大家都觉得这就是匈奴青壮的数量,或者说,匈奴人大概也就是四十万户左右,实际上呢,匈奴人的数量,远远比这个数字多多了。毕竟,他们控制了包括河套草原在内的幕南地带,还有广阔的漠北,他们的疆域,甚至比大汉还要大上许多,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他们自然是无法控制这么大的领域的。

如此一来,这个仗就很有大头了,一方面是开疆拓土的诱惑,另一方面呢,就是匈奴人代表着的财富,光是牲畜,就有几千万之多,若是能够抢回来,大汉就永远不用担心缺乏牲畜使用了,各地都能普及牛耕,每户人家都能养上几头羊,中原也再也不用担心缺马了!甚至,匈奴人本身,代表着的也是财富,太后倒是仁慈,免去了许多徭役,但是朝廷还有那么多的工程呢,都招工来做,得花多少钱啊,所以,还不如都让那些战俘来干呢!反正死的不是自家的百姓,没人心疼。

而对于舒云来说呢,她看到的却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别的不说,当纺织效率提升之后,不怕东西卖不出去了,而且,当匈奴人真正跟汉人融合起来之后,广袤的草原甚至还有遥远的北海,都将会是汉人的地方,这些地方呢,蕴含着庞大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

可以说,如今,对匈奴作战这种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便是许多文官,虽说他们没法如同骑兵一样上阵杀敌,但是,对于军功这种东西,也是非常渴望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