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249(1 / 2)

田蚡自个一屁股的烂账,别的不说,他当初因为刘彻没儿子,还在刘安那里说些有的没的,表示刘安是宗室长者,陛下没儿子,你也是有机会的嘛!这话又不是没人听到,以前的时候是没人上纲上线,现在的话,要是翻出来,那就是你舅舅宁可让刘安做皇帝,也不肯让你亲儿子继位了!

总之,陈家也就罢了,正儿八经的人脉其实都在窦太主手里,陈午,陈须,陈蟜父子三人正常就属于赠品,窦太主想的起来的时候给他们一点面子,想不起来的时候嘛,对不起,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吧!

但是窦家,哪怕当年在文帝一朝被压制,但是在景帝一朝,因为曾经的事情,景帝对窦家还是比较纵容的,两个列侯平常不吭声,但是呢,他们家的子侄亲戚,其实在地方上头,乃至在军中的中下层,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像是窦婴当年率军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窦家可不就出了不少人给窦婴帮忙?

大家都知道太皇太后耳根子软,有些为难的事情,想要求太皇太后开口的话,不是求窦太主,就得求窦家,如此一来,窦家两代人别看没做过什么实质意义上的官,但是呢,在朝堂上头人脉却并不少,这些人有的被刘彻边缘化了,还有的呢,还留在朝堂上或者是地方上呢!

所以,当这两家人发起狠来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能够调集多大的力量。

两家人也知道,刘家的皇帝都是属牛的,脾气犟,你要是强逼着他做什么事情,他就算是当时做了,事后也一定要报复,因此,他们要做的,却不是逼着刘彻立太子,而是直接打击王太后这一系的力量。

因此,等到刘彻发现,一大堆弹劾盖侯王信,丞相田蚡的奏折都纷纷飞上了自己的案头。按理说,这种事情并不应该发生,因为如今的御史大夫韩安国是田蚡举荐的,而弹劾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御史大夫他手底下那些官员的职责。

但是架不住刘彻上台之后,受够了被人架空的滋味,他调整了朝堂上的结构,让许多官员可以越过三公九卿,直接对他负责,另外,地方上头的官员,也是可以直接上书的。这也导致了,一大堆的折子没有通过御史大夫和丞相府,就送到了尚书台。

刘彻原本是想着拿着这些作为一个把柄,让田蚡安分一些,省得田蚡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做了丞相,就可以替皇帝做主了。

而之后上朝的时候,这种事情却愈演愈烈了,这边才宣布下面有事可以上奏呢,那边就有许多人跳出来弹劾田蚡了,不光是御史,还有其他一些官员,甚至包括了一些原本在朝堂上根本就是小透明,压根不吭声的列侯也出现了,在那里哭诉田蚡的嚣张跋扈,对他们这些功臣之后的欺压。

这年头,人有钱了就是置产,土地这玩意是不会贬值的,尤其在长安附近,土地更是有价无市,不过呢,这些土地一部分是当年刘邦定都的时候,通过授田令分给百姓的,另一部分呢,算是分给功臣的。但是开国这么多年,遇到过不少天灾**,光是列侯就有好几十家被除国了,那些百姓呢,哪里保得住自家的土地,一部分沦为佃户奴仆,还有的呢,干脆逃进了上林苑,为少府耕种。

所以,如今长安附近的那些土地,大半都是在朝中公卿列侯手里头,还是老牌的那种公卿列侯。田蚡呢,也就是到了刘彻登基,所以才有了起色,建元新政的时候,就开始忙着捞钱,逼着不少人家将地卖给了他。后来呢,也有许多人为了讨好田蚡,将自家的土地献给了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