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239(2 / 2)

攻打匈奴的事情,舒云暂时也做不了主,关键就是大汉如今还没有做好万全跟匈奴翻脸的准备。步兵对上骑兵,总是比较吃亏的,人家打不过,总跑得过吧!大汉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太缺马,哪怕先帝的时候就搞起了马政,但是,缺少优良的马种,培育出来的马耐力不足,负重力量也不够,是承受不住长途奔袭的。

匈奴人又不是傻瓜,一直严格控制着马匹的外流,即便是那些商人通过走私渠道从匈奴人那里换得了一些马匹,一般也都是劣马,好一点的马也都是阉割过的,阉割过的马固然温顺,但是不能做种,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还是需要等待时机啊!”舒云低声告诉自己,另外让她忧心的是,太皇太后的身体开始明显衰弱了下来。

太皇太后能有这般的长寿,已经是长乐宫中的医者比较靠谱,这些年的生活比较顺心了,她是吃过苦的人,原本就是穷苦家庭出身,要不然也不至于被送到宫里头做宫女,后来被分到代王宫。代地真的不是什么好地方,气候苦寒,文帝做代王的时候就非常体恤百姓,因此,那时候代王宫到了冬天,都没有足够取暖用的炭盆。可以说,太皇太后年轻的时候是吃过不少苦的,几个孩子还都是在代地的时候出生的,那时候可没那么好的医疗条件,自然对她的身体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太皇太后如今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长寿,之前的时候,她还算是神志清醒,思路清晰,但是到了冬天病了一场之后,人已经有些糊涂起来了。有的时候醒过来,就会提起文帝,还有已经过世的先帝与梁王,窦太主过来,她也认不出来,倒是抓着舒云的手叫窦太主的名字。

王太后这些日子也是每日里都往长乐宫跑,嘴上说是给太皇太后侍疾,实际上呢,她就是在边上坐下来摆出一副担心的样子喝茶吃点心,但是眼睛里肉眼可见的窃喜,毕竟,太皇太后过世,这长乐宫的权力可就该落到她手里了。

窦太主跟舒云都不是瞎子,但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想跟王太后计较,王太后好歹还肯做一做面子,那边,刘彻连面子都不怎么肯做,他趁着太皇太后神智不那么清明的时候,抓紧时间开始清理朝堂上倾向太皇太后的人,换上自己的那些心腹,他可是从医令那里听明白了,太皇太后如今已经算是油尽灯枯,只怕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了,既然如此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刘彻本来就算不上什么多孝顺的人,被太皇太后压制了这么多年,他如今装都不想装,最多就是偶尔去长乐宫表个态,表示自己没有忘记自己的祖母,然后对医令说一句严厉的话,然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阿娇,你说得对,皇帝不是个靠得住的!”窦太主看着庇护了自己这么多年的生母气息微弱地躺在榻上,看起来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岁,她压低了声音,对一边的舒云说道。

舒云没有多说什么,自家这位母亲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这一点,这也太后知后觉了一点。

窦太主尚且有这样的感觉,窦家那些人更是觉得天都要塌了。窦家这么多人,虽说总共有三个列侯,但是,窦彭祖跟窦广国向来都只能说是吉祥物一样的存在,担任的职务也属于那种除了栉比比较高,实际上没有多少实权的那种,至于窦婴嘛,他倒是兴冲冲地跟着刘彻搞过建元新政,可惜的是,刘彻压根信不过他,然后呢,还恶了太皇太后,如今在两边都是里外不是人,只得整日里在家中跟一帮食客高谈阔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