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213(1 / 2)

史湘云呢,其实已经不太记得史家之前的生活了,也真是将贾宝玉当做自个亲哥哥一样,但是等到史鼎外放回来,在兵部谋了个缺,自然就得将史湘云接回去了。然后,史湘云就感受到了落差。

在贾家那边,史湘云的一应供给,比探春还要强一些,毕竟,她也是史氏娘家的嫡女,总不能到了亲戚家里,跟人家庶女一般对待,如果不算贴补,光是明面上的份例,几乎就跟迎春相当了。如今管家的是张氏,张氏并不在意在史湘云身上多花几个钱,她不乐意让自家孩子在老太太那里承欢,那么亲戚家的孩子在老太太那里讨了老太太欢心,也是她的功劳,这点银子,算得了什么呢!

史湘云性情开朗爱笑,史氏这个年纪,最喜欢的就是这一款,因此,时不时地还有些贴补,这也让史湘云四五年的时间,也积攒了一笔不小的私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贾家姑娘的待遇,放在京城里头也是数得着的,到了史家那边,情况就不一样了!史家倒也不能说穷,但是呢,先是牵扯到甄家的事情里头,不得不到处走门路,花了不少钱,之后被降了爵,宅子倒是还能住,但是违制的地方都被封了起来,一家子这么多人,压根不够住了,不得不掏钱将后面一户人家的宅子买了下来,打通了将家里人安置下来。

之后呢,又是分家,史鼎袭爵,史鼐呢,自然是要搬出去的,借着这些缘故,老太太给史鼐争取了不少家产。史鼐倒是得了上头的恩典,捞了个武职,而史鼎呢,等到出了孝之后,还得花钱去跑官,等到外放之后,虽说也有些惯例的灰色收入,但是人情往来也多,他能够花费五年时间就能够回京在兵部任职,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确在外任上头做出了不少成绩,另一方面呢,那就是上下打点得比较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史家的经济情况并不算非常乐观。尤其,这几年的时间,史家添了好几个孩子,史鼎的夫人就生了二子一女,另外,家里还有个小妾也怀上了,儿子将来要成亲下聘,女儿将来要置办嫁妆,哪一样不需要花钱,所以,史鼎的夫人严氏自然得勤俭持家,好多积攒一些钱财下来,多置办一些家业,免得日后不凑手。

总之,史鼎家的女儿,待遇比探春还不如,探春一年里头四季衣裳,每一季都有四套,要是出门见客,或者是遇上什么老太太生日,太太生日什么的,还要多做一些,首饰什么的也是一样,每一季都有相应的份例,这些都算得上是姑娘自己的私产,大方一点的,一整套头面二三十件,就算是平常的话,一套头面八件左右也是正常的事情。

到了史家这边,这些都缩水了,严氏想着史湘云出嫁还有她生母的嫁妆,轮到自个女儿出嫁,自己的嫁妆却是不可能都给女儿的,大半得给儿子留着呢,因此呢,难免要心疼自己女儿一些。当然,明面上,两人的待遇是一样的,但是都不多,严氏又表示,女孩子家家的,也该学点女红什么的,所以,哪怕是后来入了女学,这女红的功课都没落下,每个月怎么着都得打一些络子,做一下帕子之类的,这样可以省掉针线上头的开支,起码家里头不用多养那么多下人了!

对此,史湘云就很难忍了,只得整天盼着贾家那边接她过去小住,而且,史家这边,下面两个堂弟对她一直就是淡淡的,毕竟根本不熟悉,这也让史湘云觉得孤独,哪怕她不是什么心思敏感的人,但是也有一种比起在贾家的时候更加寄人篱下的感觉。

史湘云对贾家就这么越来越亲近,贾宝玉又是个怜香惜玉的性子,听说史湘云在史家那边生活得不好,就经常求了史氏接史湘云过来,甚至史湘云去了女学也是一样的。女学那边可不是寄宿制,每天课程也不算非常重,是可以每天都回家的,女学地址就在内城里头,距离贾家更近一些,因此,将史湘云接到贾家,自然更加方便一些。

史家那边虽说对此颇有微词,但是史氏是长辈,史家如今还多有求着贾家的地方,然后呢就想着史湘云经常在贾家,说不定将来还能亲上加亲,嫁入贾家,这可比找其他人家联姻靠谱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