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177(1 / 2)

司徒旻如今还年轻,做皇帝也做得有滋有味,儿子也都还小,他并没有面临着儿子长大想要抢班夺权的压力,也没遇到一个恨不得将一切都捧到他面前的真爱,朝堂上也没有什么让他无可奈何的势力,一切都平稳有序,所以,他如今也就算在期待着自个嫡次子的降生,另外,司徒宪的启蒙先生也算是挑出来了,就是在国子监中挑选了一个治春秋的博士,叫做马峥,年纪其实也不小了,他这人也是二甲进士出身,当年名次也不低,不过呢,这人性子有些沉闷,或者说是不太通人情世故,本来给他安排在了户部那边,但是很快就得罪了人。

好在马峥呢,家里也是有些关系的,知道让他在六部之类的地方不好混,所以就走了门路,将他弄进了国子监,从助教开始,做了几年,成了博士。他学问精深不说,也很会教人,因此在国子监那边反而是如鱼得水,那些治春秋的学生都乐意听他的课。

司徒旻命人查探国子监里头博士的情况的时候,就有人举荐了马峥,他虽说不太通人情世故,但实际上呢,并不是什么不知道变通的人,性子也不刻板,而且很擅长因人施教,非常符合司徒旻的要求。司徒旻在召见了一次马峥之后,觉得马峥的确不错,又挑了几个差不多的博士,然后命他们之后轮流给司徒宪讲学,顺便拿了一份他自个拟写的书单出来,让这几个博士按照书单上的顺序给司徒宪讲课。

几个博士都答应了下来,然后,司徒宪这个虚五岁的小家伙就得每天老老实实去上课了,他暂时也没有伴读,就叫了两个小太监给他使唤,毕竟他这个年纪,许多事情也做不了,还是得让太监帮忙伺候着。

大靖的皇子教育比大清的宽松多了,起码没有将时间什么得限定得死死的,上课时间也比较晚,像是皇子启蒙什么的,时间也不算很长,毕竟,这么大的孩子,自制力也不足,注意力也不可能太集中,欲速则不达,所以,慢慢来就可以。而等到结束了启蒙阶段,也就是两三年之后,学习压力就要大起来了。

司徒宪老老实实去上学,然后呢,被舒云忽悠着天天对着舒云的肚子背书,学着先生摇头晃脑地对舒云肚子里的弟弟说话,一本正经地表示,自个就是弟弟的先生了,逗得司徒旻笑个不停。

司徒宪的学习成果堪称斐然,这让司徒旻这个父亲大有面子,因此,三天两头有赏赐,弄得贤妃那里嫉妒不已,更是要司徒宽发奋上进,表示你要是连比你小四岁的弟弟都比不过,你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贤妃对司徒宽抓得紧,整日里耳提面命,司徒宽呢,也对司徒宪得到的特殊待遇非常不服气,明明自己比较大,偏偏父皇眼里,司徒宪就因为是嫡出,所以样样都好,司徒宽觉得自己比司徒宪强多了,偏偏司徒旻对他很多时候视而不见,就算是夸奖也显得敷衍,赏赐什么的就更少了,司徒宽怎么可能服气呢?他却是想不到,司徒宪年纪小,在他这个年纪,的确是很出挑了,司徒宽比司徒宪的年纪大了足有一倍,一个初学,一个已经是高年级学生了,这个对比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司徒宽却想不到这么多,这也让司徒旻私底下对贤妃颇有些不满,说白了,孩子长成什么样子,少不了父母的影响,司徒旻呢,在教导孩子这种事情上,就是个甩手掌柜,开始看生母,之后看先生,他就是偶尔考校一下,好就赏,不好就骂两句,其他的,那是不管的。司徒宽辜负了他这个名字,一点也不宽容大度,反而小鸡肚肠,这自然是贤妃心胸狭窄。不过呢,就算是如此,司徒宽也不可能在公开场合对贤妃有什么明确的表态,毕竟,贤妃背后的势力如今在朝堂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皇帝并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司徒旻这种太平皇帝更是如此,前面两个皇帝都是沙场上头杀出来的,所以呢,强势一点无所谓,他们更相信手里的刀剑,而司徒旻呢,是真没经过什么波折,他做事更需要考虑的是平衡,而不是一路莽过去。因此,为了儿子的教育问题,而去找贤妃的麻烦,司徒旻是做不出来的。

不过呢,司徒旻心中还是对勋贵有些想法,毕竟,贤妃有想要让司徒宽争一争的意思,差不多也就代表了那些勋贵的意思了,会不会以后,这些勋贵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一股脑儿来支持司徒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