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174(2 / 2)

舒云如今想要做的,就是尝试着自个搞一些杂交的良种,反正她又不靠庄子上头的进项过日子。司徒旻不管心里头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明面上还是比较尊重舒云这个皇后的,一个手里有权,又有着皇帝重视的皇后,每年进项其实不少,俸禄什么的,没什么好说的,也就是那样而已,但是呢,三节两寿,下面的孝敬,都会有她这个皇后一份,像是过年之类的节日,内务府要准备赏赐人的各种金银锞子,长春宫这边拿的都是大份,舒云做了不到十年皇后,长春宫这边的库房大半都已经塞满了。要不是舒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混吃等死了!

舒云几世以来,早就习惯了作为一个上位者应该有的姿态,那就是什么事情都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她只需要作为一个前瞻者和指引者就可以了。别总是觉得天底下就自个一个聪明人,聪明人多着呢!

司徒旻忙着给嫡子找人启蒙,他自个是嫡子出身,那么,自然也是希望继位者也是嫡子,这能省去很多麻烦。因此,对于司徒宪的教育问题,司徒旻很是看重。他自个也是做过太子的人,不过,他小时候,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所以,先帝给他挑选老师的时候,虽说也有一定的考量,但是像是那些什么太傅之类的,根本就是名义上的,正儿八经给他启蒙上课的,一开始还是翰林院里头的那些学士。像是谢慎给司徒旻做太子少师的时候,司徒旻那会儿已经不是启蒙阶段了。

而司徒旻呢,觉得如今天下又不缺什么人才,自然需要给自家儿子选择最好的。因此,每日里都在盘算个不停,要不是自家老岳父摆明了如今啥事也不想掺和了,司徒旻真想将这位也挖出来,继续教导自个儿子。

既然是要给嫡子选老师,司徒旻自然也是要征求一下皇后的意见的,因此,他直接就来了长春宫。

舒云其实之前就开始带着给司徒宪启蒙了,和以前给朱标启蒙一样,除了学一些字之外,就是讲历史上的各种小故事,然后呢就是启发司徒宪自个去思考。

司徒旻对此并不疑惑,谢家又不是什么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自个这个妻子年少的时候还跟着自己几个兄长一块读书,她又不用学什么时文策论,因此,谢家的那些藏书,都是随便她拿着看的,讲一些历史故事什么的,对于司徒旻来说,并不超乎他的预料,而且,他也觉得小孩子的一些想法比较稀奇,一些角度根本就是大人难以想象得到的。所以,有的时候,他也会跟司徒宪说一些历史上头的事情。

另外就是,司徒旻既然有立司徒宪为储君的意思,那么,作为皇帝,以史为鉴是必须的,四书五经什么的,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一代代的大儒注解下来,早就跟曾经圣人的意思不知道偏差到什么地方去了,像是到了朱熹手里,更是被搞成了一个专门用来修身立德的学问,意思就是,只要官员道德品质好,那么,就一定能治国平天下!总之,非常扯淡!

所以,比起那些来说,史书的启发性起码更强一些,其他的嘛,过得去也就行了,没人会要求一个皇子,一个储君,一个皇帝去做什么大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