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167(1 / 1)

这位TAI祖运气很好,而且在底层呢,也有些威望,所以,在上面的首领身亡之后,继承人压制不住局面的时候,他就脱颖而出,做了首领,然后又威逼利诱了几个读书人给他出主意,后来竟是在江南那边打下了一块地盘来。他本是金陵人士,后来便有同乡来投,比如说什么贾家,王家,史家之类的。

总之,等到TAI祖登基的时候,大靖朝已经占据了中原的大半壁江山,然后TAI祖过世,太ZONG继位,继承TAI祖遗志,终于大致上统一了中原,也就只剩下一些当年所谓义军的残党还有些活动。只是,太ZONG这个做皇帝的,年轻的时候不懂什么叫做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的道理,每每奋勇争先,虽说在军中威望极高,但是呢,相应的呢,身上也受过不少伤,年轻的时候身体底子好,没什么感觉,等到天下统一之后,他年纪大了一些,旧伤复发,自然寿数不长。因此,先帝过世的时候,司徒旻作为太子,也就是十四岁而已,太后垂帘听政,等到司徒旻十五岁大婚,太后便还政给了司徒旻。

舒云这辈子转世的身份叫做谢玉菽,是之前太子太傅的嫡幼女,谢家从龙并不算早,不过,当年谢家先祖乃是前朝大儒,前朝末帝时候,因为上书指出朝堂弊政,最后被逐出朝堂,名震一时,后来TAI祖占据了两省之地之后,便张贴榜文求贤,谢家那位先祖自个不愿意出山,不过却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仕了。

谢家人不擅长什么谋略,但是长于实务,将后方管理得井井有条,只是没什么军功,因此,开国之后,也就是封了一个伯爵,一个子爵,不过谢家本来也算不得正经的勋贵人家,历代都是读书的,所以,虽说有爵位,干的还是文臣的差事,跟勋贵也比较疏远,毕竟,压根不熟啊!

谢家如此这般,自然很得上头信任,舒云的父亲谢慎,并不是家里的嫡长子,爵位没他什么事,当然,谢家的人也不在乎这种爵位,像是舒云的大伯谢恪虽说是继承了爵位,可也是考了个举人的,当然之后没再考就是了。

谢慎少年时候就有神童之名,一路高歌猛进,十一岁就成了秀才,后来因为连续守孝,耽误了两次乡试,但是不到二十岁也已经成为了进士。因为年龄的缘故,殿试上谢慎只是排在了二甲第二,连传胪都没捞到,但是论起才学,并不输给那一年的前三甲,如今那位状元早就没几个人记得了,而谢慎呢,却是在翰林院待了三年之后,毅然外放,十几年之后,带着治理地方的政绩进入了朝堂,被太ZONG重用,后来先是做了太子少师,给太子讲学,之后等到临终之前,又命谢慎为太子太傅。

司徒旻要亲政,就得对外表示自己已经是个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成年人呢,那么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大婚,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太后就给她挑了谢慎的女儿。

老实说,谢家本心并不想要送女入宫,谢玉菽是家里的嫡幼女,哪怕接受了正统的仕女教育,但是呢,家里对她的打算顶多就是嫁到一个差不多的人家做宗妇,皇家呢,情况太复杂,谢慎又是教导过司徒旻的,司徒旻的性子他了解几分,是个比较情绪化的人,这样的皇帝不好伺候。可是既然上面有了这个意思,那么,谢慎最终也只能认了。不认又能怎么样呢,人家要娶女儿做皇后,又不是进宫做妃嫔,你都不同意,谁都要说你一声不识抬举。

谢玉菽入宫的时候,才十三岁,因此,自然是不可能立刻圆房的。可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了皇帝啊,因此,大婚没多久,宫里头就又有了好几个妃嫔。虽说谢玉菽名义上是皇后,实际上呢,上头有太后,下面还有那些还算受宠的妃嫔,哪怕司徒旻表现得挺尊重嫡妻的,但是在如今久经世事的舒云看来,司徒旻对自己的皇后,能有一分真心就不错了!

这位就是个标准的帝王,一切唯我而已。或者说,大凡是皇帝,大多数都是自私自利的,当然,那种大公无私的也非常可怕就是了,因为这种人什么都能牺牲!

舒云有些郁闷,自个这一次次的穿越,难度是直线上升啊!朱元璋虽说杀性比较大,但是呢,这位贫苦出身,另外就是舒云跟他算是患难夫妻,朱元璋并不是什么不念旧情的人。而胤禛呢,准确来说也是性情中人,起码比康熙好多了!只要初期有了一个良好的印象,后面也就没问题了!而这一位呢,似乎就应该是红楼里头那位后来退位的太上皇了,也就是说,自个刚生下来的儿子就是那个被废自尽,后来被追封的义忠亲王?似乎连他的子孙也没捞到什么好处?这也太悲剧了一点吧!难不成这影射的是胤礽?

舒云如今记忆力很好,这会儿从记忆深处将自个曾经看过的红楼又翻出来看了一遍之后,里头对于朝堂上的事情都只是一带而过,好多用的都是隐喻,舒云也不擅长搞什么阅读理解,又没怎么看那些红学家对于里头的各种解密,因此,具体怎么回事,真的搞不清楚。

当然,就算是她原著全看过,这也不能说就是真的攻略了,这里也就是一个平行空间分出来的一条时间线而已,所以呢,拿着攻略走,说不定就要南辕北辙。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舒云就知道,自个依旧是无路可退!膝下有儿子,宫外有娘家,她哪能抛下这一切!所以,如今还真的是得多低一低头,先在司徒旻那里刷好感度了!

舒云嫁给司徒旻已经七年了,如今才有了这个孩子。司徒旻的孩子可是已经不少了,若是算上这些年夭折的,司徒旻的孩子早就超过了两位数,这等精力,他真的是发育得很好。司徒旻的长子是贤妃所出,舒云这边刚刚大婚不足一个月,贤妃就进了宫,她也是太后帮忙选的,舒云代表的是文官的势力,那么,贤妃就是勋贵一方的代表。贤妃出身镇国公府,那位开国功臣镇国公牛清如今虽说是年纪大了,但是人还健在呢。所以,贤妃进宫就是嫔位,后来有孕,便晋封为妃,她这七年时间,一直荣宠不衰,一共生了二子一女,但是只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也就是如今的皇长子司徒宽。

另一个之前还算得宠的是丽嫔,丽嫔出身并不高,不过生得颇有几分美貌,这才得了一个丽字作为封号,丽嫔两次有孕,第一次因为年纪小,没保住,第二次生下了大公主,大公主有些体弱,丽嫔除了美貌之外,也没太多足以动人之处,因此这几年已经有些失宠了,便将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大公主身上。

同样多次有孕的还有淑妃,她准确算起来,是带着前朝血脉的,前朝覆灭,末帝举火自焚,大靖便从前朝宗室中选了一个人出来,册封了一个安乐侯,安乐侯府占了这么个大便宜,要知道前朝就算是还在,他们也早就边缘化了,自然也很是老实。他们家管着前朝皇室的祭祀,算是世代承袭这个爵位了,原本先帝的时候就想要献女入宫,但是呢,家里头没有合适的女孩子,等到当今继位,就顺势将家中最美貌的女儿献了上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