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4(1 / 2)

胤禛虽说某种意义上,是个挺小心眼的人,但是当年毕竟大家年纪都比较小,胤禛还剪掉了胤禟的头发,在普遍意义上的观念看来,人的头发可比狗尾巴毛重要多了,所以说,胤禛当年其实没吃亏。如今胤禟这般跑过来,在胤禛看来,就是这个弟弟主动和好了,他琢磨了一下,说道:“你先去问了汗阿玛,汗阿玛要是同意了,那就没问题!”

胤禛觉得舒云应该不会反对,她就不是那种敝帚自珍的人,那些算学知识,哪怕是身边的宫女太监,只要他们愿意学,舒云也愿意教。所以,多加一个胤禟也没什么。尤其胤禟在这方面是真的挺有天赋,或者说,这小子从小就对挣钱感兴趣,在他看来,算学学得好,那么挣钱上头,就没人敢糊弄他!

宜妃一直挺受宠,胤禟自然也经常有机会见到康熙,因此,胤禟很快就求了康熙要去找四嫂学算学,康熙沉吟了一番,便答应了下来。

康熙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自个这么多的儿子,总不能将来一个个随便封个爵位混日子,总要学点本事,给自己,给将来的新君分忧才行。康熙根本就没想过,就算是太子如他所愿当了皇帝,但是朝堂上的位置就那么多,都叫自个兄弟占了,他自个的儿子该怎么办!

所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本来就是真理,老爹做皇帝,和兄弟做皇帝,那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但是目前来说,康熙的想法就像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虽说偏心,但是,也不会让其他儿子吃亏,当然前提是这些儿子不是什么混吃等死的废物点心才行。

胤禟喜欢算学,很好,多学点,不管是将来去户部算账,还是去工部算工程,甚至去兵部算后勤,都不是什么坏事,那就去学呗!胤禟这个年纪,也没到需要跟嫂子避讳的时候呢,何况,胤禟所谓的学习,肯定也不是跑去跟舒云一对一教学,估计也就是隔三差五地讨教一下,上书房那边才是正经的功课呢!

胤禟对于正经的功课一点也不喜欢,四书五经什么的,有什么意思,还是算账比较好玩一些。

对于自个儿子的胸无大志,宜妃一点都不觉得生气,做皇子的,要有什么样的志向呢?胸无大志好啊,才不会将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惹着了,回头能确保一辈子的富贵。

宜妃可没想到,自个儿子将来会因为站错了队,又死活不改,落得那般下场。

后来的事情,现在也没那个苗头,虽说老八如今在上书房里头算是头一份了,但是呢,也就是跟几个兄弟感情还算是可以而已,还没到后来那个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地步,说白了老八现在就算是想要出息,想法也仅仅就是想要在上书房这里脱颖而出,多讨几次康熙的夸奖也就是了!而老九老十两个在上书房都属于那种混日子的,老九也就是除了对算学还有一部分西学,主要是西文感兴趣之外,其他的都不感兴趣,至于老十,那完全就是个夯货,拳头永远比脑子快。

胤禟也是有趣,他居然还一本正经地置办了一份束脩,然后跑过来拜师了。

宜妃两个儿子,胤禟长得更像是自个生母,一双桃花眼微微上挑,眉目颇为俊秀,如果不是那个秃瓢破坏了形象,这位就算是打扮成一个小姑娘也是毫无违和感的。

既然人家一本正经地过来拜师,舒云原本打算敷衍过去的想法也打消了,她准备先看一看胤禟的天赋,结果发现,他算学天赋是真的不错,稍微训练一下,他就能达到比较高的心算水平。而且,舒云发现,他外语水平居然也不错,舒云顿时觉得,自己抓到壮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