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52(2 / 2)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只有出去建藩的藩王才有这个资格!但是,在这之前,作为宁国公主,她的亲卫名额是五百人。然后朱樨差不多是第一时间将人给招齐了!甚至,再现在补足了其中官员的编制之后,朱樨手底下的人是超标的。

但是呢,那些监察御史什么的,不会没事盯着朱樨这个公主的亲卫有多少个,另外,反正朝廷也只给朱樨拨五百个人的军饷和粮草,都是比较固定的数字,军饷也就罢了,粮草其实根本不够消耗的。而多余的消耗,就是靠着皇庄里的产出补足了。毕竟,朱樨的女兵又不用出去打仗,所以,这些粮草都是按照最低限度发放的,这也是规矩。而最低限度是什么的,就是一些米面,只够吃面汤,喝稀饭的那种。朱樨也是倔强,在搞明白了这是规矩的时候,立马就自掏腰包,将额外的消耗给补足了!

可以说,朱樨这个皇庄,每年的产出,也就够她手底下这些人消耗的。

这种近乎不计成本,日复一日的持续高强度训练,自然也就训练出了一支战斗力其实很惊人的队伍来。如果不考虑心理素质,这些人的战斗力并不比各个府上的亲兵差。

朱元璋为什么果断给了朱樨开府建牙的权力,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支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就是小女孩的玩闹,等到真的成军之后,朱元璋就觉得,此事的确大有可为之处,朱元璋很想看一看,在这样的条件下,训练出来的军队会是什么样子。另外,朱樨训练这支女兵的消耗清单也已经到了朱元璋手上,老实说,朱元璋看着有些牙疼。但是,如果这样训练出来的战斗力足够的话,倒也不是不可行!

不管怎么说,朱樨如今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虽说她的公主府还没建起来,但是,朱樨已经干脆每天带着自个的手下亲卫,在京城四处转悠了。

然后,还真让朱樨干成了事!

太子大婚,四方来贺,京城如今的情况算是外松内紧,谁都不想这个时候闹出什么事情来。但是,外来的使节多了,其实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中原这边一向自诩礼仪之邦,对于那些外国人,嘴上嘛,是不太客气的,一般都是叫胡人,番人什么的,甚至是红毛鬼之类的,也就是到了后来,脊梁都被打折了,这些外国人才成了所谓的洋人。但实际上呢,行事的时候,还是比较宽容的,这些使节在京城,按理说应该遵循大明的法律,但是呢,毕竟大家风俗不同,也不能强求,所以,对使节的管理,其实是比较松弛的。就算是有什么要检查的,也不会牵扯到那些使节居住的地方。

这就导致了有人在里头浑水摸鱼,借助于那些使节的存在,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虽说如今天下太平了,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但是私底下,一些污糟的事情还是无法避免的。朝廷禁制私下买卖人口,但是一般朝廷禁止的东西,就代表了极大的利益,所以,尽管刑法严峻,但是依旧有许多人暗中从事这一行。这些拐子大多数拐的都是孩童,或者说,多半是长得不错的女童。如今大家生活好了,营养丰富了,许多女童小时候就能看出将来的轮廓来,因此比起以前,其实风险更小一些。也有拐卖男童的,有的是卖出去给人家做奴仆,或者是卖到戏班子里头去,还有的干脆就是直接采生折割,然后将人放出去乞讨。

按理说,京城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但是这种事情也是屡禁不绝。这年头又没有什么监控,干这一行的一般都有好几个隐蔽的据点,对地形什么的也熟悉的很,甚至对外还有掩护的身份,在别人面前,他们可能就是做生意的,或者是做工的老实人。

如今京城这边风声比较紧,原本这些人是打算暂时收手,等到过了这阵子再说的,结果之前的时候,遇上琉球那边的使节过来,据说还有琉球那边的王子,许多人跑过去凑热闹,他们几个人过去的时候,看到几个资质很好的小丫头,就蠢蠢欲动,也没想好,就用惯用的手段,将人抱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