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8(1 / 2)

朱标并没有因为几种不同的教育长歪,相反,他接受能力很强,表面上,他性格看起来颇为温文尔雅,很像是儒家所说的君子,宋濂他们还以为自个的教育非常成功呢,毕竟,宋濂作为一个大儒,实际上也勉强算得上是人精了,朱元璋是个什么性子,他算是看出来了,绝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主上!或者说,但凡是做开国皇帝的,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尤其,他们有着最大的权威,读书人很难动摇他们的意志!如今瞧见下一代的继承人深受儒家影响,天真一点的,都在幻想什么三代之治,自个就是伊尹周公了!实际上呢,朱标表现出来的模样,就是一层让人放下心防的伪装而已,他其实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三观,很难被外人动摇。

舒云琢磨了一下,干脆说道:“你现在也不算小了,要不,娘给你个搞个地方,你做个计划书,也练练手?”

第32章 马皇后

朱标怀揣着兴奋和一点不确定回去写计划书去了,结果正好遇上了朱樉。朱樉就比朱标大一岁,他性子比朱标活泼不少,或者说是,更加顽皮一些,属于那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类型,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虽说也跟着朱标一块儿读书启蒙,但是这位显然对先生不是那么尊敬。

好在那几个先生对朱标寄予厚望,对其他人嘛,虽说算不上敷衍,却也没那么重视。

这也是正常的事情,朱元璋这么多儿子,能够继承他位置的就一个,要是将他的儿子都教得太出挑了,回头几个儿子争位,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不好过。

所以,对于几个给皇子授课的官员来说,最好朱标一个人出挑,其他人都是陪衬,这才是最理想的情况。

当然,他们心里头是这么想的,但是呢,无论是朱元璋还是舒云都是不能允许让下面的孩子都长成草包的,那不是笑话吗?

尤其天下还没有安定,如果朱元璋没能北伐成功,还得指望下一代,与其依靠臣子,不如靠自个的儿子,所以,朱元璋对于如今几个年长儿子的教育都很上心。不喜欢读书,没关系,字认识全了也行,但是,你总得有一技之长吧,要真是儿子跟废物一样,朱元璋指不定会让他们重新投胎一次,横竖儿子多了不值钱。

朱樉虽说对于读书兴趣不大,如今这个年纪,也算不上有多少野心,不过,因为他跟朱标年龄相差不大,所以是不可能真的将朱标当做是需要敬服的长兄的,因此,他有的时候,跟朱标会有一些竞争意识,这会儿瞧见朱标在忙活,立马就凑了过去:“大哥,你在干什么?”

朱标对下面的弟弟一向比较宽容,因此便说道:“娘说要给我一个田庄,让我试试手,我先搞个计划书!”

顿时,朱樉有些不乐意起来了,噘着嘴说道:“不行,我也要,我这就去找娘!”说着,不等朱标再说什么,就一溜烟走了!

舒云干脆也跟他解释了一下计划书的格式还有用处,然后表示,他要是计划书做得没问题,也可以给他一个练手。

朱樉这下满意了,兴冲冲地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