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离家的哀愁44(1 / 2)

荷姨惊恐地看着明易之。

597分,她没有概念。但是省理科状元,在她看来,简直是天上的传说一般不可思议。

此时的她可能在想,省状元,明易之这个小苕包(注一)怎么考得出来。

菊姨等人眉开眼笑,纷纷向明存义和李鸿雁恭喜。

“爷爷,爷爷!”明月如高声叫道,冲上了三楼,掏出钥匙打开门。

明存义、李鸿雁和明易之也跟着上了楼。

一起走进客厅,明生孝站起来,没有开口,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期盼。

明月如想开口说话,被李鸿雁拉了一把,阻止她开口,在旁边推了明易之一下。

“爷爷,成绩出来了。”

明生孝抿着嘴,眼睛微眯着,目光聚焦在孙子身上。

“597分,标准分706分,一本线529分,我过了线。”

明存义在后面忍不住,“爸,易伢子考了个省理科状元,第一名。总分600分,他考了597分。”

明生孝手里的烟杆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停了几秒,他弯下腰,伸出颤巍的手,把烟杆捡起来。

缓缓坐下来,掏出烟袋,慢慢地塞了一锅烟丝。划了三根火柴,最后还是明易之上前去,帮他划燃火柴,点着烟丝。

明生孝吧嗒吧嗒地吸着烟,过了许久,才徐徐地说道:“我们明家出状元了。我终于有脸睡在祖宗身边。

老大!”

“爸!”明存义连忙走上前。

“后天是好日子,我们一家回去一趟,买些香和纸钱,再买一挂鞭炮,嗯,一千响。这个好消息,必须告诉祖宗们。

尤其是你妈,她走的时候,不甘心啊。”

“是。”明存义含着眼泪答道。

李彩莲低着头,揉了揉鼻子。

“砰!砰!”

明生孝在凳子腿上敲着烟锅,“如妹子,去我枕头底下,把那个布包包拿过来。”

明月如马上取了过来,放在爷爷手上。

明生孝缓缓打开。

一层黑布,二层青布,三层是块手绢。打开后,里面是一叠的钱,都是十元,五元,整整齐齐卷在一起。

“这里有二百六十元,是这几年我卖桃子、卖棉花、卖油菜籽、卖黄豆,一点点攒下来的,拿给易伢子当学费吧。

易伢子,过来。”

明存义在旁边推了儿子一把。

明易之走上前,明生孝抓起他的右手,把那包钱塞在手上。

这包不大的钱,如有千斤重。

明生孝对着明易之笑了笑,转头看着明月如,“如妹子,你是我孙女,应该一视同仁。可是明爷爷老了,后面攒不到那么多钱了。少了的,你就找你哥要,我说的!”

明月如懂事地点点头:“好的,爷爷。”

明易之也含着眼泪点头,“我会给的,爷爷。”

接下来的日子是忙乱而欢乐的。

第二天晚上,明家一家去刘家吃饭。

刘耀明和张彩莲特意请了半天假,张罗了一桌饭菜。

“易哥哥,”石琳对明易之的称呼又起了变化,“你考了个省理科状元,有什么感想?”

“很遗憾。”

“什么遗憾?”

“县里和学校也没什么奖励。”

“易伢子,不要着急。”张彩莲在一旁说道,“我已经听说了,你拿了省里的理科状元,给地区和县里争得了荣誉,地区和县里决定,给予重奖。

地区好像是一千,县里好像是五百,具体多少,还没定下来,差不离就这么多。

听说是吴校长,到处打电话,帮你张罗的。”

明易之点了点头。

现在上大学的学杂费不贵,一学年也就一百多,沪江发达地区,可能要贵些,也不过超过三百。

一千五百元,几乎可以涵盖了四年的学杂费用,极大地减轻了自家的负担。

前一世,也是吴校长来到家里,守在自己身边,苦口婆心地劝说,这才把自己从颓废中拉了出来,重新燃起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

唉,你们这些好人啊,叫我如何报答啊!

明易之百感交集。

刘耀明、张彩莲、刘鸷腾、刘轻霞、石琳、明生孝、明存义、李鸿雁、明月如,加上明易之,总共十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下,挤得满满当当的,却一点都不觉得拥挤。

“来,祝贺我们家的两个臭小子,考上大学!”刘耀明端着酒杯,大声说道。

“好!”大家全部站了起来,举着酒杯欢声说道。

大家纷纷坐下来,喝酒吃菜。

“老明,看到易伢子考上大学,我也很高兴,也了了一桩心愿。当年我顶替你去读工农兵大学...”

“老刘,不要说了。那是我主动放弃的,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明存义断然说道。

“老刘,这喜庆的日子里,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没意思。”李鸿雁说道。

“对,我们要展望未来。”刘耀明和张彩莲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明易之抓住机会开口,“爸妈,刘叔,张姨,我和刘鸷腾商量过,想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出发去沪江。”

“笃定被沪江的学校录取?”刘耀明似笑非笑地问道。

返回